鹫岭开云际,扶藜登眺初。
不知身历险,只觉气凌虚。
楼观空中尽,松萝象外疏。
陶然参绣佛,何物是真如。
鹫岭开云际,扶藜登眺初。
不知身历险,只觉气凌虚。
楼观空中尽,松萝象外疏。
陶然参绣佛,何物是真如。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登清水岩》描绘了作者在鹫岭之上登山远眺的景象。首联"鹫岭开云际,扶藜登眺初"展现了山势高峻,白云缭绕,诗人手持藜杖开始攀登的画面。接着的"不知身历险,只觉气凌虚"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景色中,忘却了自身的艰辛,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轻松与自在。
"楼观空中尽,松萝象外疏"进一步描绘了空中楼阁和稀疏的松萝,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意境。最后两句"陶然参绣佛,何物是真如"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禅意,他沉浸在佛学的思考中,追问什么是真正的真理。
整首诗通过山水之景与内心感悟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探寻,具有浓厚的禅意和隐逸之情。
昔余寓西樵,兹泉最心赏。
及乎匡庐游,三叠差争长。
各在岭一隅,无由较修广。
夜来歇孤棹,不寐心养养。
肩舆历翠微,旧路多榛莽。
谷深无耕樵,厓欹隔轮鞅。
偪侧不可立,况乃通来往。
旁睨已战兢,下视殊惚恍。
未见瀑布飞,先闻风雨响。
安得趫捷躯,猿猱同下上。
从行数童子,体轻时用罔。
奋身独先下,绝叫咸鼓掌。
使君益兴发,手卓青藤杖。
挟扶有力士,羽翼兼兵仗。
驾肩或并腾,驻足不容两。
更番叠送迎,老脚亦能强。
遂造磐石颠,列坐首皆仰。
白练明高空,银河垂晃朗。
峭壁立如墉,激流更奔放。
横敷半百尺,直下七十丈。
轻风吹馀沫,散作仙翎氅。
云轻玉龙池,珠泻天人帑。
耳目为一新,神形顿萧爽。
维时初冬候,雨潦收田瀼。
壮观虽未殊,浩涆仍非曩。
威凤见一毛,或可得其仿。
慨此万古流,不息同天壤。
谁能探其源,悠然发遐想。
《寻碧玉洞瀑布同王川南作》【明·陈恭尹】昔余寓西樵,兹泉最心赏。及乎匡庐游,三叠差争长。各在岭一隅,无由较修广。夜来歇孤棹,不寐心养养。肩舆历翠微,旧路多榛莽。谷深无耕樵,厓欹隔轮鞅。偪侧不可立,况乃通来往。旁睨已战兢,下视殊惚恍。未见瀑布飞,先闻风雨响。安得趫捷躯,猿猱同下上。从行数童子,体轻时用罔。奋身独先下,绝叫咸鼓掌。使君益兴发,手卓青藤杖。挟扶有力士,羽翼兼兵仗。驾肩或并腾,驻足不容两。更番叠送迎,老脚亦能强。遂造磐石颠,列坐首皆仰。白练明高空,银河垂晃朗。峭壁立如墉,激流更奔放。横敷半百尺,直下七十丈。轻风吹馀沫,散作仙翎氅。云轻玉龙池,珠泻天人帑。耳目为一新,神形顿萧爽。维时初冬候,雨潦收田瀼。壮观虽未殊,浩涆仍非曩。威凤见一毛,或可得其仿。慨此万古流,不息同天壤。谁能探其源,悠然发遐想。
https://shici.929r.com/shici/GkWid9Hpc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