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漫逢长水,愁心感岁华。
非关贫刺骨,那得远辞家。
双鬓经秋短,孤鸿带日斜。
露团芳草夕,何处咏蒹葭。
汗漫逢长水,愁心感岁华。
非关贫刺骨,那得远辞家。
双鬓经秋短,孤鸿带日斜。
露团芳草夕,何处咏蒹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长途跋涉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汗漫逢长水"写出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愁心感岁华"则表达了时光流逝引发的内心愁绪。"非关贫刺骨"暗示并非物质贫困所致,而是深深的思乡之情使然。"那得远辞家"直接表达了对远离家乡的无奈。"双鬓经秋短"通过描写秋天白发增多,暗示了诗人年龄的增长和离家时间之久。"孤鸿带日斜"以孤雁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心境,同时映照着夕阳西下,增添了凄凉气氛。最后,"露团芳草夕,何处咏蒹葭"以傍晚露珠滴落芳草,引出《诗经》中的芦苇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友的深深怀念,以及在异地吟咏这些诗句以寄托情感的寂寥。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感强,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清溪一带缘桃花,春来水上流胡麻。
东风寻源泛瑶棹,云中远见山人家。
于兹水木相含景,袅袅松杉乱天影。
少焉林壑众籁鸣,巾舄飞来片云冷。
二三老翁住东陂,薜衣霜雪垂两眉。
自言入山岁已久,不知人世今何时。
传闻有客惊还喜,共荐清泉饭松子。
烟林雾筱不逢人,碧草苔花应满地。
问余何事在尘间,那似山中日月閒。
涧户聊同鱼鸟醉,石床常伴云霞眠。
乍逢灵境真堪悦,区缘未谢还成别。
别后重来定几时,梦绕溪边绿萝月。
昔人洗玉髓,幽洞驱龙耕。
丹成辍瑶耒,成此秋水泓。
飞厓夹两镜,洞见云霞生。
百鬼不敢啼,雌雄常夜鸣。
有时湍濑寒,几曲流琼英。
清秋堕蟾影,白日闻雷声。
偶兹访灵奇,扫石窥清泠。
洗心盟鸥鹭,濯发解冠缨。
长风动悬罗,飒爽毛骨惊。
飞雨洒而至,万壑秋冥冥。
归途柽桂影,了了心目醒。
到家兴未已,石室披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