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影,人道是苏门。
蹬覆松毛青到骨,崖封苔绣碧为魂。倘许一追扪。
天外影,人道是苏门。
蹬覆松毛青到骨,崖封苔绣碧为魂。倘许一追扪。
这首诗描绘的是对苏门山的仰望和想象。"天外影"暗示了苏门山的高远与神秘,仿佛在云端之外。"人道是苏门"点明了诗人所瞩望的对象。接下来的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赞美了山势的峻峭和苍翠:松毛覆盖的山岩青翠欲滴,犹如骨子里都透出青色;而山崖上的青苔如绣,碧绿如魂,展现出山的生机与灵韵。
"蹬覆松毛青到骨"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山石的坚韧与翠绿;"崖封苔绣碧为魂"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以生命和情感。最后的"倘许一追扪"表达了诗人渴望亲身登临,去触摸那片神秘而美丽的景象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苏门山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未知探索的期待。
飞乌哑哑鸣,未倦投深枝。
如何三年仕,束带事鞯羁。
丈夫志有在,岂为日再炊。
事业不足道,空成楚冠縻。
有时屏朱墨,静坐欲无为。
不复顾目前,屠沽斗群儿。
食焉不能怠,况有尸素讥。
风俗幸朴茂,不与骄侈期。
抚摩雅无术,一稔适登时。
吏议尚见贷,兹怀敢萌欺。
一日事必葺,九仞功易隳。
垂满得佳友,天怜愚顿姿。
及笄洗妆,一花一香。舍父求度,回度厥父。
父子学空,机先有锋。父死开法,镆铘出匣。
归奉其母,孤山之浒。示生有灭,笑与母诀。
火后舍利,粲如繁星。如金之晶,如玉之明。
堂堂月岩,如空行月。何庸留此,自暴丑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