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哉奇哉有此仙,胸中广大可容天。
深莫测兮高可仰,沧浪之水太山颠。
奇哉奇哉有此仙,胸中广大可容天。
深莫测兮高可仰,沧浪之水太山颠。
这首诗以“奇哉奇哉有此仙”开篇,赞美了一位非凡的仙人。诗人通过“胸中广大可容天”这一句,生动描绘了这位仙人的胸怀之宽广,仿佛能包容整个天空,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境界。接着,“深莫测兮高可仰”进一步强调了仙人的神秘与崇高,暗示其深不可测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最后,“沧浪之水太山颠”运用对比手法,将仙人置于自然景观之中,以沧浪之水与巍峨的泰山为背景,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寓意着仙人如同自然界的伟大存在,令人仰望而生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人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超凡脱俗之人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和自然美的追求。
梅花争送君出乡,兰花争迎君入场。
两花之意岂不厚,非与喜机适相当。
集英对罢燕闻喜,红迎紫送馀桃李。
问燕无恙相识初,与莺莫逆半酣里。
中年得意非少同,未老更下不朽工。
气驱万物挫于笔,舌挽三江吞以胸。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馀百篇。
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
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
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
诗书其髓易其精,左右逢原笔纵横。
公先闻道非后进,我后获仁岂先生。
知津问津盖有得,教玉琢玉其何名。
玉虽不以石作使,以磨易磋亦其理。
春秋以来有师承,博约之外无宗旨。
风行水上旧为文,雷在地中新复理。
福建人才古邹鲁,文章师匠道宗主。
馀子姑作寻常看,此公仅能一二数。
太学颉颃赋争衡,凌云之气掷地声。
鲲鹏谁碍天南去,麒麟犹落地上行。
南昌倾盖恨不早,西昌扣门喜欲倒。
风雨那容酒绝交,江山不许诗在告。
宦途同调能几人,相逢莫厌情相亲。
言下甘心听苦口,镜中白发催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