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怀》
《遣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身前身后路漫漫,满目云山梦里看。

零露不凋枫叶尽,哀鸿到处菊花残。

田横壮士何年泪,炀帝歌姬旧日欢。

惟有老僧与孤客,夜深常觉月明寒。

(0)
鉴赏

这首诗《遣怀》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首句“身前身后路漫漫”开篇即以广阔的时间维度展开,暗示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未知,引人深思。接下来,“满目云山梦里看”一句,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零露不凋枫叶尽”描绘了一幅秋日枫林的凄美景象,零星的露珠在枯黄的枫叶上闪烁,虽未凋零,却也透露出一种生命的脆弱与季节的更迭。“哀鸿到处菊花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与哀愁,大雁南飞,菊花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

“田横壮士何年泪,炀帝歌姬旧日欢”这两句对比强烈,前者借田横壮士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后者则以隋炀帝时期的歌舞升平反衬出历史的兴衰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暗含了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最后,“惟有老僧与孤客,夜深常觉月明寒”将视角转向了静谧的夜晚,老僧与孤独的旅人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寂寥。这不仅是对诗人自身心境的写照,也是对世间万物终将归于寂静的感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自然以及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观舞女

缠红结紫畏风吹,袅娜初回弱柳枝。

买笑未知谁是主,万人心逐一人移。

(0)

杂曲歌辞.古曲五首·其一

郎为匕上香,妾为笼上灰。

归时虽暖热,去罢生尘埃。

(0)

寄赠许璋少府

若说君高道,何人更得如。

公庭唯树石,生计是琴书。

诗句峭无敌,文才清有馀。

不知尺水内,争滞北溟鱼。

(0)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七

簿籍谁能问,风寒趁早眠。

每旬常乞假,隔月探支钱。

还往嫌诗僻,亲情怪酒颠。

谋身须上计,终久是归田。

(0)

九日登高怀邵二

簪茱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

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

(0)

落花

早春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直看花落尽,却意未开时。

以此方人世,弥令感盛衰。

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