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前身后路漫漫,满目云山梦里看。
零露不凋枫叶尽,哀鸿到处菊花残。
田横壮士何年泪,炀帝歌姬旧日欢。
惟有老僧与孤客,夜深常觉月明寒。
身前身后路漫漫,满目云山梦里看。
零露不凋枫叶尽,哀鸿到处菊花残。
田横壮士何年泪,炀帝歌姬旧日欢。
惟有老僧与孤客,夜深常觉月明寒。
这首诗《遣怀》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首句“身前身后路漫漫”开篇即以广阔的时间维度展开,暗示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未知,引人深思。接下来,“满目云山梦里看”一句,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零露不凋枫叶尽”描绘了一幅秋日枫林的凄美景象,零星的露珠在枯黄的枫叶上闪烁,虽未凋零,却也透露出一种生命的脆弱与季节的更迭。“哀鸿到处菊花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与哀愁,大雁南飞,菊花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
“田横壮士何年泪,炀帝歌姬旧日欢”这两句对比强烈,前者借田横壮士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后者则以隋炀帝时期的歌舞升平反衬出历史的兴衰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暗含了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最后,“惟有老僧与孤客,夜深常觉月明寒”将视角转向了静谧的夜晚,老僧与孤独的旅人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寂寥。这不仅是对诗人自身心境的写照,也是对世间万物终将归于寂静的感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自然以及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
簪茱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
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