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分日雨后盘僧致牡丹四本酬予书植诸新松之侧罗罗清疏映带可目喜而赋之》
《秋分日雨后盘僧致牡丹四本酬予书植诸新松之侧罗罗清疏映带可目喜而赋之》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腕底书成泣鬼神,黄庭历劫本犹真。

乃翁捉笔非能事,细雨分花实胜因。

生理敢希千树橘,醉乡端藉数枝春。

白沙芳草毋相污,接洽新松好比邻。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名为《秋分日雨后盘僧致牡丹四本酬予书植诸新松之侧罗罗清疏映带可目喜而赋之》。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过后,牡丹与新松相映成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腕底书成泣鬼神”,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诗人的书法技艺高超,仿佛连鬼神都为之动容。接着,“黄庭历劫本犹真”则借用了道家经典《黄庭经》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坚守真理、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

“乃翁捉笔非能事,细雨分花实胜因”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自然界的微妙之美,即使是细雨中的花朵也显得格外生动,胜过人为的雕琢。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示了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的真实与自然的和谐。

“生理敢希千树橘,醉乡端藉数枝春”两句,运用比喻,将生活比作橘子树,将内心的满足比作春天的几枝花,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白沙芳草毋相污,接洽新松好比邻”则是对环境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白沙、芳草、新松相互映衬,既美化了环境,又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人生智慧的探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子陵

竹帛勋名已有人,可无能友不能臣。

一丝千古桐江月,多少清风激后尘。

(0)

常山道中

鸟未投林日未曛,松头野鹤自成群。

肩舆归去身强健,处处青山有白云。

(0)

为镇江唐惟敬题一泓亭

江郭喧喧此室幽,当阶一水净涵秋。

晴看细浪摇花幔,夜汲寒星落茗瓯。

未惜草书供渴兔,最愁横吹觉潜虬。

题诗为问唐清叟,还许濠梁作胜游。

(0)

过丁字沽

十月南风不受呼,须将短日赴长途。

僧钟已及午时饭,官舫才过丁字沽。

新月此回真见汝,故乡何处尚迟吾。

关河百里南来雁,欲问平安有字无。

(0)

至长陵望茂陵有感

北门谁筑此幽都,形胜天门绝代无。

四塞山河归一统,万年陵寝壮雄图。

梦惊清跸还驰道,痛忆遗弓在鼎湖。

望断六龙新蜕地,九疑何处是苍梧。

(0)

和都宪游尹山韵

梵宇萧萧山外山,欲穷幽计未能閒。

千寻拔地青峰耸,一道沿厓碧涧湾。

古木雨晴猿正挂,长林烟暝鹤初还。

万缘点破都成幻,不在寻常色相间。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