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可师止庵》
《可师止庵》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踏尽东西散胜岩,却提只履过江南。

远人若解真常位,不碍携庵到处参。

(0)
翻译
我走遍东西各地,如同踏过散乱的山岩,
只提着一只鞋子走过江南的大地。
注释
踏尽:走遍。
东西:指代广阔地域。
散胜岩:形容地势崎岖不平。
却:转折,表示出乎意料。
只履:一只鞋子,象征简单。
过:经过。
江南:泛指江南地区。
远人:远方的人。
若:如果。
解:理解。
真常位:永恒不变的境地,这里指佛教中的真理。
不碍:不妨碍。
携庵:带着小庵,指僧人出行。
到处参:到各处参悟、修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于自然山水之间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踏尽东西散胜岩"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以及他在大自然中漫游无边的境界。"却提只履过江南"则透露出一种轻松自如的生活方式,仿佛行走在江南水乡之地,只带着一双鞋子,表明了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接下来的两句"远人若解真常位,不碍携庵到处参"则更深入地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远人若解真常位"可能是在说,即便是远方的人,如果能理解到真正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寄托,也就不难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不碍携庵到处参"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携庵"意味着带着自己的小屋(或隐喻的心灵之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参与自然万象,体验生命的美好。

整首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悠长的特点,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姜希哲四照轩送别

幽轩邀客每凭栏,景物萧然世味閒。

翠碧湿烟山匼匝,光明随夜月回环。

一杯浊酒超尘外,几首新诗寄壁间。

不得从容与君语,片帆却欲趁风还。

(0)

湘西四绝堂再送蔡如晦·其一

长城截湘江,盘盘据天险。

承平逾百年,民富德泽渐。

层居出云汉,门户当翠琰。

尤爱湘西山,佛寺金碧俨。

引泉甃深池,因崖起危广。

长松争嵯峨,众木就退敛。

远思秦汉间,疑此藏玉检。

盘石可径卧,苔发滑胜簟。

方塘才俯窥,引手取莲芡。

四绝校重轻,欧沈信已忝。

卓然韩杜诗,光焰不可掩。

大羹味全醇,美玉灭瑕点。

悄若蓬莱峰,夜浪岂忧飐。

又如上帝箓,默诵破群魇。

惟惊落俗口,一读一遭贬。

知音希世逢,谁谓此言谄。

穷奇须竟欢,忧来热吾脸。

不得陪俊游,自知冗官玷。

论情既霄壤,咫尺隔秦陕。

不为谢安侈,应慕杨绾俭。

赓酬继前唱,岩壁俟镌剡。

去为经世霖,慰此楚封歉。

离杯空酣酣,离恨犹冉冉。

雁鸣洞庭阔,霜雪鬓毛染。

行矣无淹留,路转双旌睒。

(0)

武夷行寄刘侍郎

平生爱仙山,最闻武夷好。

千峰巑岏月倒挂,万木阴森春不老。

群仙浮舟出寥廓,未济明河半空泊。

世人可见不可攀,静夜天风吹宝乐。

须信仙家日月长,尘埃下土空茫茫。

贤愚得失竟何益,坐十绿发催秋霜。

人感感悟有谁早,丈人寻真归故乡。

故乡宅在武夷址,山势回环碧城起。

仙棋一局一番春,几见桃花满流水。

他年功成趋帝阙,醉唤常娥拥明月。

照开三十六洞天,玉树瑶花恣攀折。

丈人之乐其无央,我今欲往亲在堂。

侧身南望未能到,耿耿寸心思梦长。

(0)

偶见蜘蛛因成四韵

织丝来往疾如梭,长爱腾空作网罗。

害物身心虽甚小,漫天纲纪亦无多。

林间宿鸟应嫌汝,帘外飞蛾亦惧他。

莫学螳螂捕蝉勇,须知黄雀奈君何。

(0)

龙湫观瀑

万丈龙湫水,飞流翠碧开。

泻疑云汉落,涌若海潮来。

飘洒四时雪,喧阗万壑雷。

庐山吾未到,气象胜天台。

(0)

登郁孤台·其一

区区倦翼傍旌旄,独上名台滞思逃。

章水背流馀派合,崆山前隐独峰高。

万家井落氛埃绝,千里喉襟气象豪。

一见荆川胜侯印,况将佳趣慰尘劳。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