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江上吐骊龙,一点光凝学士容。
四面波涛涵世泽,千年灯火伴僧钟。
孤标兀峙流中砥,正气长浮槛外峰。
景物不殊人已远,幸从萧寺挹遗踪。
明珠江上吐骊龙,一点光凝学士容。
四面波涛涵世泽,千年灯火伴僧钟。
孤标兀峙流中砥,正气长浮槛外峰。
景物不殊人已远,幸从萧寺挹遗踪。
此诗描绘了对李忠简公祠的拜谒之情,通过明珠、骊龙、灯火、僧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诗人以明珠比作李忠简公的才华与品德,骊龙则象征着深藏不露的智慧与力量。波涛与灯火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历史的深远与文化的传承。孤标兀峙的描述,形象地表现了李忠简公独立不移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正气长浮的意境,则表达了对李忠简公精神的敬仰与赞美。最后,诗人感慨于景物虽在,但人物已逝,但仍能从萧寺中感受到李忠简公留下的精神遗产,表达了对先贤的追思与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帆挂秋江半。瞰高空、长山如带,长河如练。
燕子矶头凝暮霭,无数舟停水面。
看不尽、山容近远。
芦荻洲中森敌罍,战西风、摇飏牙旗展。
黄叶舞,碧云卷。留都自昔称雄健。
笑吴儿,筹边乏策,空誇天限。
惟有波心一片月,照彻古今不变。
叹转眼、兴亡飞电。
试向钟陵高处望,问当年、王气今谁见?
思往事,情难按。
日出东方,云散中天。夜来好雨,朝晴豁然。
迩日颇欣晴雨时,亦惟时矣愁益滋。
三百六旬例一睫,六龙历天而不知。
爝火其劳乎,鲁戈真诞兮。
咨汝和咨汝羲其,何能终古无薄蚀,万物久照澄光辉。
君子有过其固也,日月之过维何其,谁能叩天一问之。
嵯峨烈庙故徵君,潦倒南都一党人。
犹喜清流完白首,竟无抔土贮青燐。
枯心早已填穷海,残骨还堪赎百身。
五角六张多厄运,敬亭草木亦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