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敬亭沈耕岩先生卒后七十年而未葬予将谋之临川阁学檄下有司助之而临川病甚弗能及也为之慨于》
《敬亭沈耕岩先生卒后七十年而未葬予将谋之临川阁学檄下有司助之而临川病甚弗能及也为之慨于》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嵯峨烈庙故徵君,潦倒南都一党人。

犹喜清流完白首,竟无抔土贮青燐。

枯心早已填穷海,残骨还堪赎百身。

五角六张多厄运,敬亭草木亦伤神。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全祖望所作,悼念友人沈耕岩先生。沈耕岩先生去世后七十年仍未安葬,全祖望深感悲痛,欲为他寻求安葬,但因临川阁学病情严重未能实现。诗中表达了对沈耕岩先生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嵯峨烈庙故徵君,潦倒南都一党人”描绘了沈耕岩先生生前的处境与形象。他虽曾是显赫的官员(徵君),却在晚年生活困顿,流离失所,如同在南都的一名落魄的同僚。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沈耕岩先生命运的起伏与不幸。

颔联“犹喜清流完白首,竟无抔土贮青燐”表达了诗人对沈耕岩先生品德的赞美。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沈耕岩先生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行,如同清流一般,直到白发苍苍。然而,他最终未能得到应有的安葬,连一块墓碑都没有,其遗体只能被青烟带走,无法留下任何痕迹。

颈联“枯心早已填穷海,残骨还堪赎百身”进一步抒发了对沈耕岩先生命运的同情。他的心早已因生活的艰辛而枯萎,仿佛被填入了无尽的大海之中。即便如此,他的残存之躯仍然值得被珍视,能够赎回百倍的恩泽。这句诗表达了对沈耕岩先生人格价值的肯定和对其命运不公的感慨。

尾联“五角六张多厄运,敬亭草木亦伤神”点明了沈耕岩先生一生遭遇的种种不幸。无论是身体上的疾病还是精神上的挫折,都让他饱受折磨。即便是敬亭山的草木,也因沈耕岩先生的离去而感到悲伤。这一句以自然界的反应来表达人类情感的共鸣,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对沈耕岩先生生平的回顾和对他逝世后未得安葬的哀叹,展现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深意,体现了全祖望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兼文学家的深厚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灵鸟篇赠李三洲·其五

人情多好异,耳目同乖痴。

珊瑚生海底,闻者颜自怡。

麟凤图其形,百世幸睹之。

玩习乃其常,旷际应间稀。

我顾此灵鸟,抑抑自珍奇。

丹穴馀琪树,轩丘多玉芝。

缅然唤俦侣,弋慕何由期。

(0)

夜宿五层楼·其一

半空楼阁肃虚清,浑象冲融灏气明。

永夜银河低自照,中天朱鸟静相擎。

祥风浣浣仙灵近,湘簟潇潇慧思生。

此意未应传下界,晓来悽对万家城。

(0)

喜伦右溪回十首·其十

三春淑气散熙和,弭节乡闾得暂过。

此日相怜应尽醉,金陵朋旧已无多。

(0)

送冼太仆之京·其三

泽国栖迟病里身,坐来江上只看云。

雁声若过衡湘表,南斗杓前是洛滨。

(0)

棠花馆为方棠陵题

三衢山中棠欲丛,主人自号棠陵翁。

才名已入承明第,鲍谢诗词清更丽。

东南逸士多好贤,满种棠花开绮轩。

主人早慕赤松子,归来直向鸣珂里。

春风草色绿如茵,花下小车来正频。

燕子双飞莺语滑,浥露含晞竞妍发。

东华红软多更嫣,爱尔孤芳是岁年。

(0)

月溪赠宗照斋人·其一

洞口归来日未斜,翠崖丹壁净烟霞。

空山见客还成剧,自拗枯松煮涧茶。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