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冼太仆之京·其三》
《送冼太仆之京·其三》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绝句

泽国栖迟病里身,坐来江上只看云。

雁声若过衡湘表,南斗杓前是洛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中之人,身处水乡泽国,只能静坐观云的寂寥景象。诗人通过雁声和星辰的位置变化,巧妙地表达了友人即将前往京城的离别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与对远方京城的向往。

首句“泽国栖迟病里身”,点明了地点和人物状态,水乡泽国的背景与病中的主人公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接着,“坐来江上只看云”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主人公只能在病榻上凝视江面的云彩,无法走出病痛的束缚,也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寄托于眼前的自然景象。

“雁声若过衡湘表,南斗杓前是洛滨。”这两句则通过自然界的物象——雁声和星辰的位置变化,暗示了友人即将启程前往京城的情景。雁声从衡湘之地传来,意味着友人即将离开南方,向北行进;而“南斗杓前是洛滨”则巧妙地将友人的目的地与星辰的位置联系起来,既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关注,也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友情的真挚情感。通过简单的文字,传达出复杂的情感世界,让人感受到离别的哀愁与对远方的憧憬。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念奴娇

倦游老眼,负梅花京洛,三年春物。

明秀高峰人去后,冷落清辉绝壁。

花底年光,山前爽气,别语挥冰雪。

摩挲庭桧,耐寒好在霜杰。

人世长短亭中,此身流转,几花残花发。

只有平生生处乐,一念犹难磨灭。

放眼南枝,忘怀樽酒,及此青青发。

从今归梦,暗香千里横月。

(0)

石州慢

京洛三年,花满酒家,浮动金碧。

友云缥缈清游,春笋新橙初擘。

天东今日,枕书两眼昏花,壶觞不果酬佳节。

独咏竹萧萧,者云团风叶。愁绝。

此身蒲柳先秋,往事梦魂无迹。

一寸归心,可忍年年形役。

上园亲友,岁时陶写欢情,糟床晓溜东篱侧。

手把一枝香,作萧闲闲客。

(0)

苏武慢

忆昔坡仙,夜游赤壁,孤鹤掠舟西过。

英雄消尽,身世茫然,月小水寒星火。

何似渔翁,不知今古,醉傍蓼花然火。

梦相逢、羽服翩跹,未必此时非我。

谁解道、岁晚江空,风帆目力,横槊赋诗江左。

清露衣裳,晚风洲渚,多少短歌长些。

玉宇高寒,故人何处,渺渺予怀无那。

叹乘桴、浮海飘然,从者未知谁可。

(0)

家兄孟修父输赋南还

大兄五月来作客,八年不见头总白。

五人兄弟四人在,每忆中郎泪沾臆。

我家蜀西忠孝门,无田无宅惟书存。

兄虽管库实父荫,弟窃微禄承君恩。

文章不如仲氏好,叔氏最少今亦老。

五郎十岁未知学,嗟我何为长远道。

诸儿读书俱不多,又不力耕知奈何!

忧来每得二三友,看花把酒临风哦。

蜀山嵯峨归未得,盘盘先垄临川侧。

碧梧翠竹手所移,应与青松各千尺。

南风吹雪河始冰,兄归乌帽何睘睘。

明年乞身向天子,共读父书歌太平。

(0)

倪元镇过娄江寓舍因偕智愚隐游姜公墩得如字

秋暑贾馀勇,怀抱方焚如。

故人江上来,风雨与之俱。

遂令沸羹鼎,化为寒露壶。

幽寻陟崇丘,飘飘素霞裾。

同游得名缁,吟啸兴不孤。

大树倚高盖,小酌欢有馀。

三江五湖上,群峰开画图。

独怜我乡土,烟尘尚模糊。

安知艰虞世,得此暇日娱。

一笑百虑忘,松风奏笙竽。

(0)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六李老谷

缘崖一径微,入谷双崦窄。

密林日易曛,况及云雨积。

行人望烟火,客舍依山色。

家僮为张灯,野老烦避席。

未觉风俗殊,祇惊关河隔。

严程不可缓,子规勿劝客。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