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尝说少陵豪,祖德兼誇翰墨高。
苏李为奴令侍席,钟王北面使持毫。
郊麟作瑞唯逢趾,天马能行不辨毛。
一诵东山零雨句,无心更学楚离骚。
杜诗尝说少陵豪,祖德兼誇翰墨高。
苏李为奴令侍席,钟王北面使持毫。
郊麟作瑞唯逢趾,天马能行不辨毛。
一诵东山零雨句,无心更学楚离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对杜甫诗歌的赞誉之作。梅尧臣以杜甫(杜甫号少陵野老)的豪放诗风和卓越的书法技艺为背景,表达了对杜甫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他提到杜甫的诗歌如苏李(汉代著名文人苏武和李陵)般才华横溢,连钟王(指钟繇和王羲之,书法大家)也为之折服,甘愿为其执笔。
接着,诗人以“郊麟”和“天马”为喻,象征杜甫的文学才华如同吉祥瑞兽,其作品深邃而难以言表,即使是钟王的书法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精髓。最后,梅尧臣引用杜甫的诗句,特别是《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达了自己对杜诗的深深敬仰,表示自己不再有学习楚辞离骚的心思,因为杜甫的诗歌已经足够令人倾倒。
整首诗通过对杜甫的赞美,展现了梅尧臣对前辈大师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
白云江上故乡,月下风前吟处。
欲去不去迟迟,未展平生所伫。
嗷嗷云中雁,举翮自委羽。
求凉弱水湄,违寒长沙渚。
顾我梁川时,缓步集颍许。
一旦逢世难,沦薄恒羁旅。
天下昔未定,托身早得所。
官渡厕一卒,乌林预艰阻。
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
列坐荫华榱,金樽盈清醑。
始奏延露曲,继以阑夕语。
调笑辄酬答,嘲谑无惭沮。
倾躯无遗虑,在心良已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