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开篇即点明“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表达了对自己年华不满与内心忧虑。接着,“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具体描绘了身体机能的衰败,以及这种衰败带来的心理影响:“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诗人通过“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来表达生活中简单乐趣也逐渐失去了鲜明感受。
在对比中,“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突显了他人依旧保持着青春的光彩,这种对比更加深化了诗人的忧伤感受。接着“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一句,揭示了时间和容颜的变迁实质上是与个人的情绪紧密相连的。
后半部分,“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表达的是对于年老和疾病不断侵袭带来的恐惧和束缚。最后,“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似乎在寻找一种心灵的解脱,即如果能够超越对衰老与疾病的畏惧,便能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药。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衰老之痛苦和生活乐趣消逝的描写,展现了人生易逝、青春难再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和对精神解脱的向往。
腊尽寒梅映雪敷,邮亭浊酒赋骊驹。
几年南国皆清署,此日西陲暂远途。
领袖纪纲原法从,度支财赋旧司徒。
才堪裕国徵持算,政解宜民待剖符。
南顾荒疲须共理,广询贤硕徯来苏。
昆崙山下邕州路,罗秀岩前越骆区。
疆理舆图犹外服,诛求榷吏已无襦。
闾阎问俗恩宜普,师帅承流事岂迂。
朝命双旌荣出牧,山程千骑拥前驱。
共言朱毂来何暮,始信苍生望不孤。
五岭春先鸣格磔,三江水暖跃娵隅。
到时预卜多仁惠,奏阙行看有硕肤。
汉世自应同渤海,君乡宁独美龙图。
玺书特召知非远,大展生平弼圣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