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觉二首·其一》
《自觉二首·其一》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0)
注释
四十未为老:四十岁还不算进入老年。
忧伤早衰恶:忧虑自己过早衰老。
二毛:指头发开始有白发。
一齿落:掉了一颗牙齿,象征老化。
形骸:身体。
萧索:形容事物凋零或情绪低落。
容光方灼灼:容颜光彩照人,形容年轻有活力。
衰盛随忧乐:健康状况随着心态的好坏而变化。
老转迫:老去的感觉变得更强烈。
忧病病弥缚:忧虑疾病,疾病反而更加缠身。
是除老病药:这是去除老病的方法,即良好的心态。
翻译
四十岁还不算老,但忧虑过早地衰老和病痛。
前年出现了白发,今年又掉了一颗牙齿。
身体日渐消瘦,心情也一同萧瑟。
夜晚的睡眠和早晨的饭食,其中的乐趣也变得淡薄。
同年出生的崔舍人,容颜依旧光彩照人。
这才明白年龄和容貌,兴衰随着忧乐而变化。
害怕老去,老去就会更加逼近;忧虑疾病,疾病就会更加束缚。
若能不惧怕老去,也不忧虑疾病,这就是消除老病的良药。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开篇即点明“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表达了对自己年华不满与内心忧虑。接着,“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具体描绘了身体机能的衰败,以及这种衰败带来的心理影响:“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诗人通过“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来表达生活中简单乐趣也逐渐失去了鲜明感受。

在对比中,“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突显了他人依旧保持着青春的光彩,这种对比更加深化了诗人的忧伤感受。接着“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一句,揭示了时间和容颜的变迁实质上是与个人的情绪紧密相连的。

后半部分,“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表达的是对于年老和疾病不断侵袭带来的恐惧和束缚。最后,“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似乎在寻找一种心灵的解脱,即如果能够超越对衰老与疾病的畏惧,便能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药。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衰老之痛苦和生活乐趣消逝的描写,展现了人生易逝、青春难再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和对精神解脱的向往。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初夏喜霁

雨霁云初夏,林和树更春。

莺声三四啭,偏助物华新。

(0)

送蔡僚长出守南宁

腊尽寒梅映雪敷,邮亭浊酒赋骊驹。

几年南国皆清署,此日西陲暂远途。

领袖纪纲原法从,度支财赋旧司徒。

才堪裕国徵持算,政解宜民待剖符。

南顾荒疲须共理,广询贤硕徯来苏。

昆崙山下邕州路,罗秀岩前越骆区。

疆理舆图犹外服,诛求榷吏已无襦。

闾阎问俗恩宜普,师帅承流事岂迂。

朝命双旌荣出牧,山程千骑拥前驱。

共言朱毂来何暮,始信苍生望不孤。

五岭春先鸣格磔,三江水暖跃娵隅。

到时预卜多仁惠,奏阙行看有硕肤。

汉世自应同渤海,君乡宁独美龙图。

玺书特召知非远,大展生平弼圣谟。

(0)

郊居集句十首·其五

竹里泉声百道飞,清溪一路踏花归。

偶逢日者教求禄,曾向长生说息机。

隔岸春云邀翰墨,洞门高阁霭馀晖。

别来同说经过事,惆怅当时意两违。

(0)

送邓玄度给谏出佥楚宪

几烦封事达明光,请剑还期出尚方。

祇信臣衷元粹白,难符众论不雌黄。

君门渐远恩非薄,宪府新开画自长。

岂为食鱼思建业,将同回雁起衡阳。

(0)

答惟学王孙二首·其一

几缘结客傍词林,高论逢君足赏音。

薄宦俸囊淹桂玉,淡交朋谊托兰金。

并驱鞭弭千秋事,相忆河梁两地心。

别后魂销春草绿,每凭新咏豁尘襟。

(0)

将发五羊得报恒儿生

西来匹马自黔阳,又觅扁舟系五羊。

忽睹远天传雁翼,喜闻大国应兰香。

二年消息逢秋好,异日倡随嗣业长。

薄宦不须愁未达,堪留雨露到庭芳。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