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咸阳道,三年复此行。
雁声寒渭水,秋色上蒲城。
日蚀秦碑断,天空汉畤平。
尚留双剑在,风雨试长鸣。
万里咸阳道,三年复此行。
雁声寒渭水,秋色上蒲城。
日蚀秦碑断,天空汉畤平。
尚留双剑在,风雨试长鸣。
这首清代诗人丁澎的《送刘石生之秦》描绘了送别友人刘石生踏上前往万里之外秦地的路途。首句“万里咸阳道”展现了道路的遥远和壮阔,暗示了此次行程的艰辛。次句“三年复此行”则透露出刘石生并非首次远行,而是第三次踏上这条道路,流露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雁声寒渭水”通过秋天的雁鸣和渭水的寒意,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同时寓含着时光流转的季节感。接下来,“秋色上蒲城”进一步描绘了沿途景色,秋意渐浓,蒲城的秋色映入眼帘,增添了旅途的寂寥。
“日蚀秦碑断”运用了日食这一自然现象,象征历史的沧桑和变迁,暗示了刘石生此行可能面对的古老遗迹与现实断裂。而“天空汉畤平”则转为对古代祭祀遗址的描述,表达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友人前程的祝愿。
最后两句“尚留双剑在,风雨试长鸣”,以双剑象征友谊长存,即使历经风雨,也能发出共鸣,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富有画面感,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对秦地历史文化的感慨。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神鹰梦泽,不顾鸱鸢。
为君一击,鹏抟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