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感六首·其二》
《秋感六首·其二》全文
元 / 王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纷纷攘攘厌黄巾,妖血徒膏草野尘。

马化一龙犹王晋,楚存三户未亡秦。

飓风天静浮青海,朔漠山高直紫宸。

莫为鬼方劳外伐,檿弧箕服最愁人。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逢的《秋感六首(其二)》,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隐喻,表达了对时局动荡与战争残酷的感慨。首句“纷纷攘攘厌黄巾”暗指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社会混乱,人民疲惫。次句“妖血徒膏草野尘”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惨烈景象,英雄的鲜血白费,只滋养了野外的尘埃。

第三句“马化一龙犹王晋”借用了晋朝司马炎统一三国的历史,暗示即使政权更迭,也未能带来长久和平。“楚存三户未亡秦”则引用楚汉相争的故事,表达即使只剩下极少数力量,也能坚韧不屈,对抗强权。

“飓风天静浮青海”以自然景象象征战乱后的宁静,然而这平静之下隐藏着深沉的危机。“朔漠山高直紫宸”描绘出边疆辽阔,朝廷居高临下,但可能忽视了远方的威胁。

最后两句“莫为鬼方劳外伐,檿弧箕服最愁人”直接劝诫统治者,不要轻易发动对外战争,因为边疆的不安定因素(如“鬼方”)和民间的反抗情绪(如“檿弧箕服”,古代边地少数民族的武器),才是真正的忧虑所在。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体现了王逢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

作者介绍

王逢
朝代:元   字:原吉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生辰:1319—1388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春暮寄友人

日煖梨花雪,风吹杨柳绵。

春踰三月半,梦忆十年前。

诗借莺声和,书无雁字传。

东君还似旧,吾鬓叹皤然。

(0)

送詹道子教授奉祠养亲

新安学宫天下稀,先生孝友真吾师。

斑衣误作长裾曳,二年思归今得归。

笺词上诉人叵挽,玺书赐可群公叹。

青山百匝不留人,空与诸生遮望眼。

白云孤起越南天,向来恨身无羽翰。

下马入门怀橘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鹤发鬖鬖堂上坐,儿孙称觞妇供果。

世间此乐几人同,看我风前孤泪堕。

一杯送舟下水西,我欲赠言无好词。

径须唤起束广微,为君重补南陔诗。

(0)

书王元之画像侧

偶然来继前贤迹,信矣皆如昔日言。

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

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

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容貌任尘昏。

(0)

春日词五首·其二

试粉东窗待晓回,共寻春柳榜香台。

不惊树里禽初变,共喜钗头燕已来。

(0)

题冠顺之道院壁

一日复一日,一杯复一杯。

青山无限好,俗客不曾来。

往事已如此,朱颜安在哉。

寄语地上客,历乱竟谁催。

(0)

风流子.大石秋怨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馀悲。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筯还垂。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