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黍已登场,垄菽叶亦稀。
天晴日气煖,稚子负薪归。
妇姑具饷出,饭豆菜叶肥。
白发不自闲,但怅筋力微。
禾黍已登场,垄菽叶亦稀。
天晴日气煖,稚子负薪归。
妇姑具饷出,饭豆菜叶肥。
白发不自闲,但怅筋力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通过对农作物成熟、孩子劳作以及老人感慨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的田园生活情趣和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禾黍已登场,垄菽叶亦稀。" 这两句写的是农作物已经成熟,展示了丰收的景象,也反映出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循环。
"天晴日气煖,稚子负薪归。" 这里的“天晴”与“日气煖”营造了一种温暖舒适的氛围,而“稚子负薪归”则描绘了孩子们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这些细节都极富生活情趣,表现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观察和欣赏。
"妇姑具饷出,饭豆菜叶肥。" 这两句描述了家庭中的女性准备食物,她们的勤劳与丰盛的食物共同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园画面。
最后两句 "白发不自闲,但怅筋力微。" 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迈体力的感慨,虽然已是白发老人,但仍旧保持着劳作的精神状态,只是在于力量的衰退而感到无奈。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过程中的变化有深刻理解,也反映出其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领悟。
骥之子,凤之雏,精彩丰容美且都。
年至十二三,头角己异同队鱼。
积善之家庆有馀,掌中幸得双明珠。
定知他日必充闾,不妨更读古人书。
绛帐先生当今之范模,步亦步,趋亦趋,执经北面预先讲唐虞。
明主何尝不用儒,相门出相文可无。
岂独手撚金仆姑,能骑生马驹,然后称为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