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十首·其六野香亭》
《杂兴十首·其六野香亭》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半空栏槛倚云根,暇日登临付一樽。

山上青莲惟见塔,水边绿树定知村。

花枝低拂寻春骑,杜宇频伤久客魂。

过尽芳时游客少,一轩风雨送黄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站在名为“野香亭”的高处,倚栏远眺,以酒助兴,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

首联“半空栏槛倚云根,暇日登临付一樽”,开篇即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诗人独自一人,在闲暇的日子里,登上高台,举杯饮酒,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时光。

颔联“山上青莲惟见塔,水边绿树定知村”,通过对比山上与水边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山上的青莲虽已不见,仅剩塔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而水边的绿树则映照出村庄的宁静与生机,构成一幅动与静、新与旧交织的画面。

颈联“花枝低拂寻春骑,杜宇频伤久客魂”,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花枝轻柔地拂过寻找春光的骑者,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敏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杜宇(即杜鹃)的啼鸣,常被视为哀怨之声,这里用来表达诗人长期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尾联“过尽芳时游客少,一轩风雨送黄昏”,总结了整幅画面的氛围。随着春天的消逝,游人渐少,只有风雨相伴,送走了白昼,迎来了黄昏。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更替,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寄赠刘子

汉殿辞新月,吴山理旧云。

官初拜典客,人自号徵君。

松坞苓从长,芝田鹤自群。

怜余亦世弃,消息倘相闻。

(0)

皇甫司勋宅逢故九江守王丈王於先君同年其来也为其尊大夫乞皇甫志墓因赠五言三章·其一

把袂吴闾里,含香汉署游。

风尘二千石,湖海一孤舟。

门刺通文举,碑辞识太丘。

岁星无物色,随地足沈浮。

(0)

咏大佛又得身字

何来布金地,螺髻插星辰。

谓尔原无相,怜予亦幻身。

泥洹去兜率,舍利落微尘。

不见台城叟,终为有漏因。

(0)

骤寒

久自安絺绤,俄惊挟纩催。

暴雷收未稳,骄霰突如来。

喜怒高天迸,焦枯下土摧。

稍闻誇燮理,吾道但堪哀。

(0)

微雨独醉

谢客门应惯,呼尊手自斟。

但随儿女戏,未少丈夫心。

暮景重云就,春寒细雨侵。

笑他穷阮籍,持底学浮沉。

(0)

屈指

屈指同心客,经年省署稀。

岂皆吾道拙,或与世情违。

一醉乾坤是,孤吟岁月非。

祇应罢簪绂,甘老薜萝衣。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