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自安絺绤,俄惊挟纩催。
暴雷收未稳,骄霰突如来。
喜怒高天迸,焦枯下土摧。
稍闻誇燮理,吾道但堪哀。
久自安絺绤,俄惊挟纩催。
暴雷收未稳,骄霰突如来。
喜怒高天迸,焦枯下土摧。
稍闻誇燮理,吾道但堪哀。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骤寒》描绘了突然袭来的严寒景象。诗中以"久自安絺绤"起笔,暗示人们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温暖后,对突如其来的寒冷毫无防备。"俄惊挟纩催"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意外感,"纩"指棉絮,表明寒气之急迫。
"暴雷收未稳,骄霰突如来"运用比喻,将寒潮比作暴雷和骄霰,形象地刻画出天气变化的迅猛和冷酷无情。"喜怒高天迸"形容寒气仿佛天神的喜怒情绪,瞬间释放,令人不寒而栗。"焦枯下土摧"则写出寒风对大地万物的摧残,万物似乎都被冻得枯萎凋零。
最后两句"稍闻誇燮理,吾道但堪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无奈,"誇燮理"暗指上天的安排,"吾道但堪哀"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感叹在这种气候变化面前,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只能哀叹人生的无常与艰辛。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境遇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