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其二》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路断人稀山正深,隔林钟鼓报新音。

已穷渡水沿崖力,更尽眠云坐石心。

(0)
翻译
道路难行人群稀少,山势愈发幽深,
隔着树林传来寺庙的钟鼓声,宣告着新的讯息。
注释
路断:道路难行。
人稀:人群稀少。
山正深:山势深邃。
隔林:隔着树林。
钟鼓:寺庙的钟鼓。
报新音:宣告新的消息。
渡水:过河。
沿崖力:沿着悬崖努力前行。
眠云:坐在云彩之上(形容高处或超脱之境)。
坐石心:静坐于石头上(可能指禅定或静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山中行旅情景和内心感受的诗句。

"路断人稀山正深" 这一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氛围,通过“路断”、“人稀”与“山正深”三个词组,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偏僻的山中景象,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隔林钟鼓报新音" 这句诗表明在这深山之中,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还有寺庙中的钟声与鼓声穿越树林传来,为诗人的心灵带来了新的感悟。这里的“新音”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觉醒或是对生活的新的理解。

"已穷渡水沿崖力"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面临险峻山势和湍急河流的情景。“已穷渡水”表明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攀越,而“沿崖力”则形象地展示了他在自然力的挑战下坚持前行的决心与力量。

"更尽眠云坐石心" 这句诗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心境。诗人在山中找到一个可以安睡的地方,任由云来去,而他的内心如同静坐在石头上一般坚定不移。这也象征着他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在其中所体验到的艰辛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寻找内心平静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冬雨不止郑丈作诗次韵

海门山外天池雨,来趁沱江打鼍鼓。

望夫台上湿愁红,玉斧坛边没沙渚。

貂裘公子思寒侣,佩玉鸣鸾不成舞。

殷勤举爵祝云师,壮士端须气相许。

果然晴日照鱼梁,鸿雁高飞肃霜羽。

西清丈人诗眼高,师友渊云仆徐庾。

兴来弄笔起春风,暖日桃花静初吐。

且题红药寄长沙,不用短衣从猛虎。

(0)

和吉父还谹父诗

病折丹心一寸灰,犹怜花月照云罍。

碧腴既许投交分,黄菊从教却放开。

上客醉时花婀娜,绮筵歌罢月迟徊。

白头贺监频三请,好客从前招不来。

(0)

无尽藏斋诗·其二

潢潦集须臾,朝盈夕已除。

沛然随饱满,廓尔是清虚。

金谷输仓箧,锱铢较簿书。

不知方寸地,无计脱苞苴。

(0)

屋初立木过安仁见之约再过不果聊寄二诗以见意·其一

小筑青冥不厌劳,松拖紫翠竹牵梢。

仙郎不忆青绫被,辛苦江头一把茅。

(0)

雨中以一壶酒送汪养真秀才

南枝未肯试瑶英,客枕愁闻屋瓦鸣。

路断往来泥滑滑,相思聊寄一壶情。

(0)

两小人相凌

负担相随语笑同,不分强弱便相攻。

若无三尺齐民律,旷野何人是长雄。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