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担相随语笑同,不分强弱便相攻。
若无三尺齐民律,旷野何人是长雄。
负担相随语笑同,不分强弱便相攻。
若无三尺齐民律,旷野何人是长雄。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地位低微的人互相争斗的情景,通过“负担相随语笑同,不分强弱便相攻”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的生存现实,其中“负担相随”表现了他们共同承受生活的重压,“语笑同”则透露出在争斗中仍不失人间温情,但这种温情并未阻止他们“不分强弱便相攻”的残酷竞争。第三句“若无三尺齐民律,旷野何人是长雄”则通过对法制的缺失进行隐喻,暗示在没有公平法律保护的情况下,弱小者如何自处?“旷野”一词营造了一种荒凉孤寂的情景,而“何人是长雄”更深化了这种无助与茫然。
整首诗通过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刻画,展示了宋代社会中底层民众的艰难处境,以及在缺乏公正法律保护下的无奈斗争。王洋以其特有的笔法,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社会底层生活图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一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同情心态。
元化泄灵淑,产此神异姿。
皓洁焕冰彩,不杂尘埃缁。
啄慊四海云,九霄惟所之。
忘机天壤间,何意虞罗欺。
铩我紫氛羽,剧我青田思。
垂翅鸡鹜群,矫首燕雀嗤。
良玉污涂泥,仙格奴隶司。
昔为青云器,今为粪壤遗。
郁郁寥廓抱,依依知者谁。
开此含丹睛,迹滞无异窥。
胡为作近玩,养翮以前期。
双垂韎韐绣鸂鶒,金羁马头雪花白。
秋星乍稀承明庐,慷慨遗策长安陌。
城社已见狐鼠空,关山要令豺狼辟。
今为颇牧出中禁,岂但汲卫誇揖客。
飞书再看鲁仲连,奏记不数崔亭伯。
匈奴祭马秋欲动,连峰蔽天朔塞赤。
六郡材官三十万,一一翘关衽金革。
期门募士身若飞,属国降番鬣如磔。
此辈自昔称英强,见敌虽多惯局蹐。
时时大官出银币,往往宿将甘巾帼。
呜呼主上恩不薄,忍使骄敌犹充斥。
君行帅府青天高,挥檄霜寒净沙碛。
安得一骑驰王庭,为君预扫燕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