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停云黑。绕栏前、几竿依约,助人凄切。
裁得鹅溪三尺绢,难仿此中孤洁。
又移上、半庭明月。
只合天寒来薄袖,倚西风、弄翠摇晴碧。
比清瘦,夜深立。凌虚自写凌霜节。
展潇湘、画图一幅,参差圆活。
中有闲愁题不尽,点滴英皇啼血。
都分付、萧萧瑟瑟。
莫道梅花枝干好,总输它、怀抱亭亭直。
尘不染,独幽绝。
曲径停云黑。绕栏前、几竿依约,助人凄切。
裁得鹅溪三尺绢,难仿此中孤洁。
又移上、半庭明月。
只合天寒来薄袖,倚西风、弄翠摇晴碧。
比清瘦,夜深立。凌虚自写凌霜节。
展潇湘、画图一幅,参差圆活。
中有闲愁题不尽,点滴英皇啼血。
都分付、萧萧瑟瑟。
莫道梅花枝干好,总输它、怀抱亭亭直。
尘不染,独幽绝。
这首清代刘琬怀的《金缕曲·竹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开篇“曲径停云黑”,以夜晚小径上的停驻云彩渲染出一种沉寂的氛围。接下来,“绕栏前、几竿依约,助人凄切”描绘了竹子在月光下婆娑的姿态,似乎能触动人的内心深处,带来一丝凄凉。
诗人运用“鹅溪三尺绢”比喻竹子的素洁,试图模仿其孤高的气质,但“难仿此中孤洁”表达了对竹子独特风骨的赞美和无法企及的敬仰。接着,竹子与月光共舞,“半庭明月”、“倚西风、弄翠摇晴碧”展现了竹影在风中的动态美,清瘦而坚韧。
进入下片,诗人将竹子人格化,赋予其“凌虚自写凌霜节”的高洁品质,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竹子的画图中蕴含着无尽的“闲愁”,仿佛凝聚了英皇的哀泣,表达出深深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莫道梅花枝干好”转折,认为竹子虽然外表不如梅花艳丽,但内在的“怀抱亭亭直”和“尘不染,独幽绝”的品性更胜一筹。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赞美了竹子的孤高、坚韧和纯洁,寓言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高尚情操。
人生如落花,随寓皆可喜。
但恐兜罗绵,牵连入荆杞。
我马今未羁,犹堪作幽事。
道逢西菩山,欲问参寥子。
举鞭信蹇驴,褰裳渡流水。
隐约望三山,展转才十里。
吴儿指似侬,但隔一山耳。
涂穷殊可笑,兴尽亦复止。
吾曹坐天阨,万事无不尔。
小者今复然,大者斯已矣。
吴江十月霜华浅,秋空无云霜日暖。
芭蕉树暗帘幕垂,木芙蓉开红婉婉。
银床露重梧叶飞,金钱扫地秋兰萎。
无人自对秋风笑,黄菊葵花不同调。
慢绿妖红解醉人,徐娘未老秋娘少。
少年时节欢乐多,红莲影落秋江波。
若耶女儿白如玉,夜半采莲闻棹歌。
惊风吹浪鸳鸯起,回头日月飞梭里。
对花不饮今蹉跎,泪湿秋风当奈何。
灵鼓黄麾道指南,紫坛苍璧示凝严。
联翩玉羽层霄下,烜赫神光爱景暹。
为喜鸾舆回凤阙,故留芝盖出虬檐。
礼天要作斯民福,解雨今当万物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