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地山中和杨推夜寒韵二首·其一》
《避地山中和杨推夜寒韵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赵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山藏皇恐色,溪诉不平声。

落叶啼猿怨,危枝宿鸟惊。

林疏风四面,霜冷月三更。

酒醒愁无寐,烧松炙到明。

(0)
翻译
山峦隐藏着惶恐的神色,溪流倾诉着不平的声音。
落叶间猿猴哀鸣,高枝上的鸟儿被惊醒。
树林稀疏,风从四面吹来,寒霜侵袭,月光凄冷照在三更时分。
酒醒后愁绪难眠,直到燃烧松枝取暖直到天明。
注释
山:指代山脉。
皇恐:惶恐不安。
溪:小溪。
诉:倾诉。
不平:不公平的事情。
落叶:秋天的凋零树叶。
啼猿:哀鸣的猿猴。
怨:哀怨。
危枝:高而危险的树枝。
宿鸟:过夜栖息的鸟。
林疏:树林稀疏。
风四面:风从各个方向吹来。
霜冷:寒冷的霜冻。
月三更:深夜的月亮。
酒醒:喝完酒后。
愁无寐:忧愁无法入睡。
烧松:燃烧松木。
炙:烘烤。
明:天亮。
鉴赏

这首宋诗《避地山中和杨推夜寒韵二首(其一)》是赵必?所作,描绘了山中夜晚的景象,充满了深沉而寂静的氛围。首句“山藏皇恐色”,以拟人手法写山仿佛带着忧虑之色,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或外界环境的险恶。次句“溪诉不平声”,则通过溪水潺潺,仿佛在倾诉不平之事,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压抑。

“落叶啼猿怨”描绘了秋夜的凄凉,落叶与哀怨的猿啼交织,增添了悲凉气氛。接着,“危枝宿鸟惊”写宿鸟因树枝摇曳而惊飞,显示出山中的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的漂泊感。

“林疏风四面,霜冷月三更”两句,描绘了月光透过稀疏树林洒下的清冷画面,以及霜冻带来的彻骨寒意,时间已至深夜。最后,“酒醒愁无寐,烧松炙到明”揭示了诗人借酒浇愁后的清醒,却依然无法入睡,只能借助烧松取暖直到天明,流露出深深的愁苦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夜晚的景象,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避世隐居但仍难掩内心忧虑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赵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东溪待苏户曹不至

洛阳城东伊水西,千花万竹使人迷。

台上柳枝临岸低,门前荷叶与桥齐。

日暮待君君不见,长风吹雨过青溪。

(0)

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

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群。

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

梦暗巴山雨,家连汉水云。

慈亲思爱子,几度泣沾裙。

(0)

杨固店

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

夜来尝有梦,坠泪缘思归。

洛水行欲尽,缑山看渐微。

长安祗千里,何事信音稀。

(0)

北邙古墓

君不见邙山苑外上宫坟,相接累累萦蔓草。

宫亭远识南宫树,逶迤辗作南宫道。

一朝形影化穷尘,昔时玉貌与朱唇。

锦衾香覆青楼月,罗衣娇弄紫台云。

越娃楚艳君不见,赵舞燕歌愁杀人。

游鼙倏掩寂无晤,蛾眉何事须相妒。

九重见日闭鸳鸯,三泉今夕开狐兔。

驻马倚车望洛阳,御桥天阙遥相当。

佳人死别无归日,可怜行路尽沾衣。

(0)

游仙二十四首·其十三

峻朗妙门辟,澄微真鉴通。

琼林九霞上,金阁三天中。

飞虬跃庆云,翔鹤抟灵风。

郁彼玉京会,仙期六合同。

(0)

秋夜船行

扁舟时属暝,月上有馀辉。

海燕秋还去,渔人夜不归。

中流何寂寂,孤棹也依依。

一点前村火,谁家未掩扉。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