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群。
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
梦暗巴山雨,家连汉水云。
慈亲思爱子,几度泣沾裙。
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群。
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
梦暗巴山雨,家连汉水云。
慈亲思爱子,几度泣沾裙。
这首诗是岑参在唐朝创作的,名为《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从艺术风格和内涵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送别之情的诗篇。
“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群。” 这两句表明作者对弘文李校书的才华早有所闻,他的文词清新脱俗,超乎常人。这里的“清辞”不仅指语言的美好,更映射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 这两句以历史上的高士、忠臣比喻弘文李校书的品格和才华,将其置于崇高的地位。通过这种比较,强调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梦暗巴山雨,家连汉水云。”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梦中的巴山雨和家乡的汉水云都是作者心中难以忘怀的情感寄托。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故土和亲人的深厚情感。
“慈亲思爱子,几度泣沾裙。” 最后两句则转向弘文李校书对其慈亲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几度”来强调这种思念并非一时,而是反复发生的深切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岑参对友人的敬重和送别之情,更透露出古人对于家庭、亲情的珍视与眷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作者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审美价值。
长安逢少年,意气何昂昂。
鸣鞭六陵坂,先驱势正强。
戒途列万骑,一一羽林郎。
铙吹动地来,飒沓若云翔。
面前五花骢,宝絷金丝缰。
腰间双龙剑,吴钩饰英璜。
弄儿十四五,藉绮凝素光。
行行且游猎,游猎及上阳。
张弧向大漠,忽坠双飞鸧。
持归平乐宴,象筵欢未央。
借问此何谁,云是汉金张。
六年起卒伍,一日倾侯王。
文人天帝子,出入乘金阊。
扬声重纶綍,流燄烁朝堂。
逆鳞不可婴,太阿手所将。
乃知朱门贵,溢恩胡可量。
翩翩并命鸟,步步相谐悦。
中道忽分散,鸣诉哀以切。
有生谅同欢,有死愿同穴。
众雏羽翼短,讵忍两诀绝。
兰芳不如桂,荼苦不如檗。
妾身未能亡,恶此中衰歇。
双星下洞房,流景何光洁。
照见君衣裳,不见君颜色。
重泉眷有期,海水亦有竭。
巍巍苍梧山,竹泪无时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