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剖蛤蜊者满腹皆虫蛆再剖亦尔莫测其故余作歌示之》
《有剖蛤蜊者满腹皆虫蛆再剖亦尔莫测其故余作歌示之》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阎浮世界大海水,泡影光中化百族。

皮毛齿角及鳞介,下至有头若无足。

莫不含灵具至性,其中一一有佛慈。

佛慈众生无差别,佛相遍现亦如之。

应缘度生垂化迹,不争其类争其时。

迷人不解佛真性,敢向众生笺慧命。

鸾刀一启性命悲,一日不启馋难支。

弥天杀网张沙界,万劫相寻无尽期。

诸佛名为可悯者,以杀止杀应难化。

殷勤摘叶付儿啼,方便菩提證刀下。

枯壳相中转法轮,俨然大士现化身。

河目珠眉光满月,璎珞伽黎妙入神。

竖儒不察其中义,只道形模偶相似。

肯信文殊累劫因,前身曾脱蛤蜊蜕。

云何馋腹竞啖吞,依然蜷壳食蛤蜊。

菩萨如来大悯伤,不示慈容示丑类。

双壳才开百蛆攒,细似牛毛簇似猬。

投之以水蠕蠕活,谛视良久生寒悸。

须臾更剖亦如斯,倾筐一掷沟与隧。

此段因缘讵偶然,我云是佛显教权。

众生业轻犹可度,一凛慈容信且坚。

辟如刽子逞刀手,见其父母刀亦捐。

迷人业重佛不转,枉教善巧行方便。

咽喉火起业生贪,夺其所夺业不现。

蚖蛔钻额蛆腐肠,对此何如尚敢尝。

翠盘有箸不能下,何用鸾刀重创伤。

罪性空时莫问果,佛佛圆明珠颗颗。

就将蛤蜊比莲台,颗颗中具如来座。

佛遍恒河沙界中,物物应与蛤蜊同。

乍然悲喜生畏抑,是物皆现圣慈容。

有如贪喙恣豪嚼,钵盂净饭亦生虫。

此是如来秘密藏,芥子须弥纳万象。

提出吹毛颔下刀,抉去空华目里障。

不然枯骨有何灵,猪齿白骨现佛形。

狞犬衔来不敢食,难道畜生不爱腥。

狗子有无佛性也,且扫涂抹几剡藤。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名为《有剖蛤蜊者满腹皆虫蛆再剖亦尔莫测其故余作歌示之》。诗中通过描述一位剖开蛤蜊后发现满腹虫蛆的现象,以及再次剖开蛤蜊同样发现虫蛆的情景,揭示了因果报应的深刻哲理。

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蛤蜊内部的景象,通过“满腹皆虫蛆”这一形象的比喻,暗示了贪欲和恶行所带来的后果。进一步地,诗人通过“莫测其故”表达了对因果循环的思考,即行为的后果最终会反作用于自身,无论善恶,都将在未来得到相应的回报。

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提出了“佛佛圆明珠颗颗”的比喻,将佛的智慧比作颗颗明珠,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深邃性。同时,通过“就将蛤蜊比莲台,颗颗中具如来座”这一句,将蛤蜊与佛座相联系,寓意着即使在最平凡的事物中也能找到佛性的体现,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内在性。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反思自身的行为与未来的因果关系,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游仙诗

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

自遇一何高,独立迥地双。

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

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

飘遥戏玄圃,黄老路相逢。

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

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

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

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长与俗人别,谁能睹其踪。

(0)

题春江渔父图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

(0)

新坟行

南山崔嵬青入云,将军取山新作坟。

方春迫民就工役,路上白日无行人。

西家旧坟双石马,一日驱来华表下。

东家翁仲今尚存,一朝移来在墓门。

葬期日薄云最吉,鸡鸣而作夜不息。

新坟已成旧坟毁,旧鬼衔冤新鬼喜。

新坟旧坟无了期,南山崔嵬青不移。

(0)

罗敷媚

画帘梦颤丝丝雨,银蒜深垂。燕子归时。

一点春寒恋被池。镜尘不锁双鸾影,红泪调胭脂。

碧字题眉。小砑云笺写艳词。

(0)

定风波

子瞻书困点新茶。

(0)

观弈图

错向山中立看棋,家人日暮待薪炊。

如何一局成千载,应是仙翁下子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