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
自遇一何高,独立迥地双。
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
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
飘遥戏玄圃,黄老路相逢。
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
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
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
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长与俗人别,谁能睹其踪。
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
自遇一何高,独立迥地双。
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
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
飘遥戏玄圃,黄老路相逢。
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
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
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
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长与俗人别,谁能睹其踪。
这首《游仙诗》是魏晋时期著名音乐家、文学家嵇康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仙境中获得的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快乐。
首句“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以山上郁郁葱葱的松树为引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暗示着仙境的存在。接着,“自遇一何高,独立迥地双”两句,通过描述松树的高大独立,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进入仙境,却因道路不通而难以实现的愿望。接下来,“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仙境人物——王乔,他乘云驾龙,自由自在,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神秘与美好。
“飘遥戏玄圃,黄老路相逢”两句,通过描述王乔在仙境中自由嬉戏,以及与黄老(古代道家代表人物)相遇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与向往。接下来,“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则表明诗人从黄老那里获得了自然之道,仿佛重新开启了智慧之门,心灵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两句,描绘了诗人通过服食仙药,身体发生了变化,这既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想象,也是对修仙成道的渴望。最后,“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表达了诗人摆脱尘世烦恼,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处的美好愿景。
“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描绘了诗人与朋友欢聚一堂,饮酒作乐,唱着高雅的歌曲,充满了欢乐与和谐。“长与俗人别,谁能睹其踪”则表达了诗人与世俗的隔阂,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嵇康对自由、超脱和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