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不爱琴,难听是真声。
急雨蓬中过,流泉石底鸣。
忧时身欲瘦,历处梦犹惊。
拟续昌黎操,泠泠写此情。
何人不爱琴,难听是真声。
急雨蓬中过,流泉石底鸣。
忧时身欲瘦,历处梦犹惊。
拟续昌黎操,泠泠写此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名为《和康节三诗(其三)听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琴声的深切情感以及内心的某种忧郁。
“何人不爱琴,难听是真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琴声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真正能够欣赏琴声的人的怀疑或寻找。诗人认为真正的琴声是需要细心去感受的,而非浅尝辄止的普通之人所能理解。
“急雨蓬中过,流泉石底鸣。”这里借助自然景象来形容琴声的清新与穿透力。急雨如同急促的琴音在空气中穿行,而流泉则似低沉而悠长的声音在石头下回响。
“忧时身欲瘦,历处梦犹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忧虑,这种情感如同梦魇一般,让人无法摆脱。身体因忧愁而消瘦,是内心痛苦的外在体现。
“拟续昌黎操,泠泠写此情。”这里,“昌黎”指的是唐代诗人韩愈,他的诗歌被誉为“昌黎体”。诗人表达了想要效仿前人的高尚情操和深邃文风,用琴声来抒发自己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于真实艺术鉴赏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忧虑与不满。
黄氏先世家庐陵,远山卓荦人中英。
宦游从亲入岭海,择幽占胜居羊城。
羊城南畔构华屋,剩植寒梅与修竹。
一门诗礼蔼清芬,二子森然如美玉。
伯氏早世良可悲,仲氏通儒仍业医。
轩岐学术参奥义,苏董名誉闻当时。
一朝应荐来京国,十载金台恣行乐。
济世常传不老方,活人屡施还生药。
承宣几度登掖庭,拜瞻天表叨恩荣。
布衣何幸逢至治,誓竭忠贞答圣明。
从龙紫塞平□□,惠济旅徒人感慕。
归来太史纪勋庸,藉藉声华播寰宇。
年来顿觉倦驱驰,上疏金门予告归。
朋簪祖饯潞河上,把袂惜别情依依。
乡关迢递几千里,树色微茫渺烟水。
遥瞻钟阜达梅关,指日应期见桑梓。
知君旧宅傍烟霞,杏坞春还尽吐花。
药辨君臣苏瘴疠,火添文武炼丹砂。
养生自有神仙诀,肯信流年双鬓雪。
会看海上觅安期,飞向瑶池弄明月。
《送黄尚礼还广》【明·罗亨信】黄氏先世家庐陵,远山卓荦人中英。宦游从亲入岭海,择幽占胜居羊城。羊城南畔构华屋,剩植寒梅与修竹。一门诗礼蔼清芬,二子森然如美玉。伯氏早世良可悲,仲氏通儒仍业医。轩岐学术参奥义,苏董名誉闻当时。一朝应荐来京国,十载金台恣行乐。济世常传不老方,活人屡施还生药。承宣几度登掖庭,拜瞻天表叨恩荣。布衣何幸逢至治,誓竭忠贞答圣明。从龙紫塞平□□,惠济旅徒人感慕。归来太史纪勋庸,藉藉声华播寰宇。年来顿觉倦驱驰,上疏金门予告归。朋簪祖饯潞河上,把袂惜别情依依。乡关迢递几千里,树色微茫渺烟水。遥瞻钟阜达梅关,指日应期见桑梓。知君旧宅傍烟霞,杏坞春还尽吐花。药辨君臣苏瘴疠,火添文武炼丹砂。养生自有神仙诀,肯信流年双鬓雪。会看海上觅安期,飞向瑶池弄明月。
https://shici.929r.com/shici/lwKHBH.html
嗟我来京师,历岁已逾七。
忝职在宪台,旦夕靡遑逸。
激扬乏长材,献纳愧凉德。
慈亲在高堂,鹤发逾七帙。
一子侍晨昏,顷刻难离侧。
随官缺僮仆,干蛊鲜子侄。
去秋邵婿来,旅邸勤顾恤。
公退问安否,朝参候出入。
翁婿情怡愉,驹隙半载及。
寻蒙圣主恩,悯念慎厥职。
循例授敕词,父母亦褒锡。
光宠被一门,存没咸感激。
顾予系于官,省拜殊未得。
婿今捧敕还,戒行将有日。
制冠与服带,官贫莫能饰。
聊以备礼文,孝心徒恻恻。
惟时属仲春,阳回冰冻释。
轻舟发潞河,涉远宜谨饬。
到家当盛夏,薰风长群物。
喜气溢廷帏,荣耀生里域。
俯仰期报称,鼓舞歌帝力。
父兮尽慈爱,臣则效忠赤。
子弟敦孝敬,耕稼给徭役。
能不忝厥生,永以保贞吉。
《送邵婿捧敕命还东莞》【明·罗亨信】嗟我来京师,历岁已逾七。忝职在宪台,旦夕靡遑逸。激扬乏长材,献纳愧凉德。慈亲在高堂,鹤发逾七帙。一子侍晨昏,顷刻难离侧。随官缺僮仆,干蛊鲜子侄。去秋邵婿来,旅邸勤顾恤。公退问安否,朝参候出入。翁婿情怡愉,驹隙半载及。寻蒙圣主恩,悯念慎厥职。循例授敕词,父母亦褒锡。光宠被一门,存没咸感激。顾予系于官,省拜殊未得。婿今捧敕还,戒行将有日。制冠与服带,官贫莫能饰。聊以备礼文,孝心徒恻恻。惟时属仲春,阳回冰冻释。轻舟发潞河,涉远宜谨饬。到家当盛夏,薰风长群物。喜气溢廷帏,荣耀生里域。俯仰期报称,鼓舞歌帝力。父兮尽慈爱,臣则效忠赤。子弟敦孝敬,耕稼给徭役。能不忝厥生,永以保贞吉。
https://shici.929r.com/shici/t9IsG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