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熊都御史弟归吉安》
《送熊都御史弟归吉安》全文
明 / 罗亨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大兄威望肃南台,仲氏承恩阙下回。

祖饯蓟门朝士集,薰风滦渚锦帆开。

故家文献传当世,昭代衣冠近上台。

嗟我相逢又相别,临岐无奈意徘徊。

(0)
鉴赏

此诗《送熊都御史弟归吉安》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离别之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归乡的复杂情感。

首联“大兄威望肃南台,仲氏承恩阙下回”,以“大兄”和“仲氏”分别指代兄长和弟弟,通过“威望”和“承恩”两个词,既体现了兄弟俩在社会上的地位与身份,也暗示了他们受到的尊敬与恩宠。南台和阙下则分别代表官场与朝廷,形象地展示了兄弟俩在仕途上的成就。

颔联“祖饯蓟门朝士集,薰风滦渚锦帆开”,进一步描绘了兄弟俩离别时的场景。祖饯即为饯行之意,蓟门朝士集则表明了送行者的身份和规模,显示出离别场面的庄重与隆重。薰风指的是温暖的春风,滦渚则是水边之地,锦帆则象征着兄弟俩乘坐的船只,整个画面充满了温馨与诗意。

颈联“故家文献传当世,昭代衣冠近上台”,赞美了兄弟俩家族的荣耀与文化的传承,同时暗示了他们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力,以及接近权力中心的趋势。

尾联“嗟我相逢又相别,临岐无奈意徘徊”,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相遇与离别的感慨。相逢的喜悦与相别的不舍交织在一起,使得离别之情更加深沉。临岐意为站在岔路口,此处用以表达离别时的无奈与徘徊,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亲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时的哀愁,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罗亨信
朝代:明

(1377—1457)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猜你喜欢

咏茅山元符万宁宫

猗嗟三茅,得自初成。气合于无,与形俱升。

孰希其风,必静必清。寥寥久哉,乃发先生。

帝用尊之,载召来廷。乃亲其人,燕见妙语。

乃锡命书,迨其俦侣。因其故庐,启此新宇。

像图仙真,上肖帝所。神笔榜之,龙凤轩翥。

天锡皇帝,聪明孝友。抱一用中,以绥九有。

遐迩率从,尊道熙功。有欲求之,与在斯宫。

作为好歌,以诏无穷。

(0)

金鸡峰

松萝高镇夏长寒,透出群峰画恐难。

造化功成彰五德,洞天云散露花冠。

(0)

灵岩寂庵辩才师有罗汉树一株移自台岳托根木香架下颇妨成长因寄沈水香往易之

台岳石为梁,苔滑水湍激。

应真所游处,林杪飞杖锡。

遂令山木閒,变现如所历。

扶疏冠琪玉,不受霜雪滴。

当其含蕊时,知状曾目击。

端如尊者相,相呈咸可觌。

掌合貌甚恭,头光不加幂。

升高真蹑虚,集菀聊憩寂。

枝栖过三宿,神通渺难测。

不于下成蹊,俗眼何曾识。

四皓共木奴,大槐荫土国。

孰非梦幻閒,昧者徒自惑。

况此方广徒,衲身岂人力。

我有一瓣香,敬为千百亿。

漂摇风雨中,此地何偪仄。

向来专一丘,不受山庭勒。

盘踞来药寮,使我亲封植。

清泉堪晚漱,甘露充朝食。

埽除有浮屠,高下宜降陟。

稽首达声闻,应供毋难色。

(0)

满庭芳·其三探梅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

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

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

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

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

见琼英一点,小占条枚。

且看先锋素艳,看看便、繁蕾齐开。

香浮动,微薰诗梦,须更著诗催。

(0)

罢姑熟寄元明用觞字韵

追随富贵劳牵尾,准拟田园略滥觞。

本与江鸥成保社,聊随海燕度炎凉。

未栽姑熟桃李径,却入江西鸿雁行。

别后常同千里月,书来莫寄九回肠。

(0)

赠毛梅谷

弹琴须会钟子期,画梅莫逊杨补之。

墨妙坡仙助挥扫,雪晴霜夜月明时。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