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依青障,高轩俯碧潭。
山僧如有待,先扫侍中庵。
古寺依青障,高轩俯碧潭。
山僧如有待,先扫侍中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寺院景象。首句“古寺依青障”,以“青障”形容远处山峦的翠绿与连绵,巧妙地将古寺置于自然美景之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次句“高轩俯碧潭”,通过“高轩”与“碧潭”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建筑的雄伟,也突出了潭水的清澈与深邃,仿佛整个寺院都沐浴在一片静谧与和谐之中。
“山僧如有待,先扫侍中庵。”这两句则赋予了场景以生命,通过想象山僧们对访客的期待与准备,进一步深化了寺院的宁静与庄重。这里的“侍中庵”可能是指接待宾客的小屋,山僧们的细心与周到,不仅体现了他们对佛法的虔诚,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古寺、山峦、碧潭以及山僧的形象有机融合,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传达了禅宗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
江月冷如水,江水碧于空。
晚来一霎过雨,为我洗秋容。
悄悄四山人静,凛凛三更露下,天阔叫孤鸿。
唤醒蓬窗梦,身在水晶宫。揖湘妃,招月娣,御清风。
素琴韵远,不觉醉眼杏花红。
禹穴骑鲸仙去,东海钓鳌人远,此意与谁同。
倚柁一长啸,出壑舞鱼龙。
夜滴研朱,晨妆试酒,寒树偷分春艳。
赋冷吴江,一片试霜犹浅。
惊汉殿、绛点初凝,认隋苑、彩枝重剪。
问仙丹,炼熟何迟,少年色换已秋晚。
疏枝频撼暮雨,消得西风几度,舞衣吹断。
绿水荒沟,终是赋情人远。
空一似、零落桃花,又等闲、误他刘阮。
且留取,闲写幽情,石阑三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