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山下路,傍晚此经过。
荒阪牛羊下,严城笳吹多。
寒光逼林薄,暝色上烟萝。
不听钧天奏,其如客思何。
二龙山下路,傍晚此经过。
荒阪牛羊下,严城笳吹多。
寒光逼林薄,暝色上烟萝。
不听钧天奏,其如客思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在二龙山下行走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二龙山下路,傍晚此经过”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山脚下的一条小路在傍晚时分被诗人所行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接着,“荒阪牛羊下,严城笳吹多”两句,通过“荒阪”、“牛羊”、“严城”、“笳吹”等意象,展现了山野与城市的对比,牛羊归家,城市中却传来阵阵笳声,既有乡村的宁静和谐,也有城市的热闹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
“寒光逼林薄,暝色上烟萝”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寒光穿透树林,暮色笼罩着烟雾缭绕的藤蔓,营造出一种深秋傍晚特有的凄凉与静谧之感。
最后,“不听钧天奏,其如客思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钧天,传说中的仙乐,这里借指美妙的音乐或内心的向往。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使在这样的美景中,也无法抚平内心的客居之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