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0)
翻译
千万山峦与沟壑奔向荆门,王昭君的故乡仍有山村留存。
她离开皇宫远赴北方大漠,只留下青色坟墓在黄昏中孤寂。
画像上的人只能认出春风吹拂的容颜,她的魂魄在月夜中空回故乡。
千百年来,琵琶声中诉说着她的哀怨和愤恨。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遗迹、表达怀古之情的诗篇。开头“群山万壑赴荆门”设定了一幅宏大景象,荆门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位置,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积淀。紧接着,“生长明妃尚有村”则点出了历史人物明妃,她的故事似乎还残留在某个村落之中。

下一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的“紫台”可能指代帝王的陵墓,而“朔漠”则是边疆的意思,这里暗示着历史的辉煌与荒废。"独留青冢向黄昏"描绘了一种孤独和苍凉,似乎时间在这里静止了。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则是诗人通过对古迹的观察,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生动气息,但最终只是留下空寂的回声。"画图省识春风面"可能是在描绘古代美人的画像,而“环佩空归月夜魂”则让人联想到那些逝去的灵魂在月夜中徘徊。

最后两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表达了诗人通过古代乐器琵琶所弹奏出的旋律,感受到了历史上的不平和哀怨。这里的"胡语"可能是指边疆民族的语言,而“曲中论”则是在讨论这些永恒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古迹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故事的点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怀旧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过湖上僧寮睹壁间伯兄题句感怀二人泫然成咏二首·其一

三载重悲废蓼莪,不堪萧寺屡经过。

明湖似亦知人怨,故遣寒波著雨多。

(0)

次吴王庙

片帆春水泊危廊,大帝英灵野店旁。

壁上宫娥惟黛粉,帘前羽卫只风霜。

苔封古碣青千点,鸟飐閒门白一行。

剑阁已邻祠后主,江东犹自忆孙郎。

(0)

家司马牧圃诗

北风初受节,南国尚微暄。

选秫添松酿,编篱护橘园。

长筌鱼极浦,远烧猎寒原。

坐客俱沾醉,霜清月到门。

(0)

周五移居新娶赋赠

门护新云第五家,鸳鸯影浸小楼斜。

墙分别院宜男草,窗借东邻杏子花。

得月已教安晓镜,临流未许浣春纱。

携将满箧催妆句,散作机中片片霞。

(0)

寄怀史奉常

松云秪隔五湖流,湖畔年年忆旧游。

病懒我曾无雁字,时清君亦爱羊裘。

纵怜玉女潭边月,应念金人掌上秋。

见说追锋方四出,林中猿鹤漫相留。

(0)

秋日过友人村居

林中把臂日频斜,浊酒枯鱼意自嘉。

易受霜侵惟绿鬓,强随人意是黄花。

门题凡鸟嵇康宅,座有高僧许掾家。

愧我坐酣无好句,多君赋擅赤城霞。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