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不能堪又便秋,天公底暇与人谋。
形容如许马非马,气力几何牛戴牛。
勃勃松梢云片起,琤琤藕叶雨声留。
新凉收拾归歌板,钿合金钗万古愁。
热不能堪又便秋,天公底暇与人谋。
形容如许马非马,气力几何牛戴牛。
勃勃松梢云片起,琤琤藕叶雨声留。
新凉收拾归歌板,钿合金钗万古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迎秋》,通过对季节更替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首句"热不能堪又便秋",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由夏入秋时的暑热难耐,紧接着诗人质疑上天“天公底暇与人谋”,暗示自然的变化并非人力所能左右。
接下来两句“形容如许马非马,气力几何牛戴牛”,运用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夏日酷热与秋季凉爽之间的对比,仿佛马儿在炎炎夏日中变得不再像马,而牛在凉意中仿佛背着额外的负担。这两句寓言式的表达,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勃勃松梢云片起,琤琤藕叶雨声留”通过描绘松树梢头云朵翻涌和雨打荷叶的声音,营造出秋天特有的清新与宁静,诗人借此传达出对新凉到来的欣喜之情。
最后两句“新凉收拾归歌板,钿合金钗万古愁”,诗人将新凉带来的愉悦心情与歌曲相伴,而“钿合金钗万古愁”则借物抒怀,表达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以淡淡的哀愁收束全诗,余韵悠长。
总的来说,这首《迎秋》诗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思。
峡之西,遂之东。
更无平地二千里,惟有高山三万重。
不知谁人凿混沌,独此融结何其工。
我本江吴弄水月,忽来踏遍西南峰。
不知尘界在何许,但怪星辰浮半空。
直疑飞入蝶梦境,此岂应有人行踪。
今朝平远见城郭,云是东川军府雄。
原田坦若看掌上,沙路净如行镜中。
芋区粟垄润含雨,楮林竹径凉生风。
将士欢呼马蹄快,康庄直与锦里通。
半年崎岖得夷路,一笑未暇怜飘蓬。
拙是天资懒是真,本来何用戒香薰。
强阳气尽冥恩怨,杜德机深泯见闻。
念动即时漂鬼国,心空随处走魔军。
室中已自空诸有,休负天机与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