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洪内翰使虏二首·其一》
《送洪内翰使虏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郊庙熙成霈率滨,罪如猾夏亦维新。

边烽已却来南虏,使节犹烦第一人。

遥想穹庐占汉月,便呼重译布唐春。

单于若问公家世,说与麒麟画老臣。

(0)
注释
郊庙:古代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场所。
熙成:盛大、繁荣。
霈:恩泽、润泽。
猾夏:指狡猾的夏人,这里指北方的敌人。
维新:革新、改革。
边烽:边境的烽火报警信号。
南虏:南方的敌人。
第一人:指使者中的首要人物。
穹庐: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象征匈奴。
汉月:借指汉族的领土或文化。
重译:通过多种语言翻译。
单于:匈奴的首领。
公家世:你的家族背景。
麒麟画老臣:比喻德高望重的老臣,麒麟是中国传说中的吉祥兽。
翻译
祭祀盛大的典礼在郊庙举行,即使有过错也能革新求变。
边境的烽火已经退去,南方的敌人不再侵扰,使者的重要职责依然由他承担。
想象着在遥远的草原上,匈奴占据着汉月的光辉,使者用多重翻译传播唐朝的春天。
如果单于询问你的家族背景,就告诉他,你是一位像麒麟图中的老臣一样忠诚的国家重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送别洪内翰出使北方虏地而作,表达了对使者出使重任的期许和对边疆局势的关注。首句"郊庙熙成霈率滨"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盛大,暗示了国家的繁荣与和平。接着,"罪如猾夏亦维新"暗指即使面对狡猾的外敌,国家仍决心改革图强。

"边烽已却来南虏"表明战事已有所缓和,南侵之敌已被击退,但使节出使的任务依然重要,"使节犹烦第一人"强调了洪内翰作为首要人物的责任重大。接下来的诗句"遥想穹庐占汉月,便呼重译布唐春"通过想象使者在异域传播唐朝文化的情景,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最后,诗人以"单于若问公家世,说与麒麟画老臣"收尾,祝愿洪内翰在面对异族时,能够凭借家族的荣耀和自身的智慧,如同麒麟画中的老臣一般,展现出坚定和从容的形象。整首诗寓含了对出使者的鼓励和对国家声誉的维护。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八月十三夜汎姚城江二首·其二

何年江水出姚城,转觉东南地势倾。

彩月夜当河汉动,客星秋入斗牛明。

一波不起鱼龙静,百谷初登海宇清。

生喜太平身少壮,浩歌击楫岂无情。

(0)

和友人韵·其四

秋气满龙漠,君王忽远巡。

旌旗照天地,哀痛著丝纶。

雨雪迷青野,风云动紫宸。

汾阳忠烈大,一战熄兵尘。

(0)

题幼文蜀山书舍图

云锁蜀山秋,重来佛慧游。

含毫得诗句,题入画中愁。

(0)

寒夜拥炉瓶梅枯冻戏为作下火诗

寒勒铜瓶冻未开,南枝春断不归来。

这回不入梨云梦,却把芳心作死灰。

(0)

吴彦明秀樾堂

出郭卜居何所似,杜陵浣花溪水头。

桤林吟风草堂静,楠树接叶茅亭幽。

每从图史慰岑寂,复有琴尊陪燕游。

平生我亦爱清赏,他日访君须买舟。

(0)

感春·其三

日暮东风起,沧江水微波。

水深不可涉,路远将柰何。

蘼芜叶巳齐,故乡隔山河。

盛年难再得,芳意其蹉跎。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