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石骎骎上绿苔,起弹长铗咏归哉。
此翁矍铄丹心在,老子婆娑两鬓催。
一夜剑津龙化后,千年辽海鹤归来。
匆匆鼓吹城南路,往和松风万壑哀。
钓石骎骎上绿苔,起弹长铗咏归哉。
此翁矍铄丹心在,老子婆娑两鬓催。
一夜剑津龙化后,千年辽海鹤归来。
匆匆鼓吹城南路,往和松风万壑哀。
这首挽词以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首句“钓石骎骎上绿苔”,以“钓石”象征逝者生前的隐逸生活,绿苔则增添了一抹岁月的痕迹,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接下来,“起弹长铗咏归哉”,通过弹铗吟唱,表达了对逝者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忆,同时也暗含着对逝者才华与志向的肯定。
“此翁矍铄丹心在,老子婆娑两鬓催”两句,将逝者的精神与外貌对比,前者“矍铄丹心”形容其精神饱满、赤诚之心不改,后者“两鬓催”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两相对比,更显出逝者精神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
“一夜剑津龙化后,千年辽海鹤归来”运用神话传说,以龙化与鹤归,象征逝者灵魂的超脱与回归,寓意其精神永存,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种浪漫主义的手法,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与艺术魅力。
最后,“匆匆鼓吹城南路,往和松风万壑哀”以景结情,通过描述逝者离去时的场景,以及后人对逝者的哀思,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又宁静的氛围。鼓吹声与松风的哀鸣,既是对逝者的告别,也是对逝者精神的颂扬,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感染力。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奈回首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年年青眼。为江梅肠断。一句新诗思无限。
向碧琼枝上,白玉葩中、春犹浅。一点龙香清远。
谁抛倾国艳。昨夜前村,都恐东皇未曾见。
正倚墙红杏,芳意浓时,惊千片。何许飘零仙馆。
待冰雪丛中看奇姿,乍一笑能回,上林冬暖。
秋在湖楼正可过,扁舟窈窕逐菱歌。
淡云遮月连天白,远水生凉入夜多。
已是高人难会聚,矧逢佳节共吟哦。
明朝此集喧城市,应说风流似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