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节,红紫满花台。忆初栽。
根如绿玉,叶如翠羽,一丛高下立苍苔。
风乍过,雨方催。遮遮掩掩栏畔,先后几番开。
痴儿女、红甲映香腮。拾花来。
金盆夜捣,凉露落间阶。
朱明节,红紫满花台。忆初栽。
根如绿玉,叶如翠羽,一丛高下立苍苔。
风乍过,雨方催。遮遮掩掩栏畔,先后几番开。
痴儿女、红甲映香腮。拾花来。
金盆夜捣,凉露落间阶。
这首《甘州遍》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朱明时节花台上的繁花盛景,以及孩童嬉戏于花间的生动场景。
首先,诗中以“朱明节”开篇,点明了时间背景,即炎炎夏日,万物生长茂盛之时。接着,“红紫满花台”,色彩斑斓的花朵铺满了花台,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忆初栽”一句,诗人回忆起花开之初,花朵如同绿玉般鲜嫩,叶片则如同翠羽般轻盈,与苍苔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随后,诗中描述了风与雨交替的自然现象,风轻轻吹过,雨纷纷落下,花朵在风雨中摇曳生姿,时而遮掩,时而显露,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最后,诗中将焦点转向了“痴儿女”,他们手持花朵,金盆捣花,凉露洒落其间,这一幕既充满了童真趣味,又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花朵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花台的美丽景色和孩童的欢乐场景,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情趣的捕捉,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热爱。
故园伏枕感居诸,楚粤相思万里馀。
尺素不传衡岳雁,寸心空念武昌鱼。
才高宋玉还成赋,价重荆金只较书。
落日浮云聊望远,秋花春草倍愁馀。
东方待诏官仍拙,北海开尊岁不虚。
骧首云霄怀谏猎,侧身江岛愿为渔。
祇怜后会形容老,转愧前贤德业疏。
郎署昔时堪浪迹,干戈何地可安居。
忘忧岂有中山酒,抱病长乘下泽车。
知己相逢如问讯,朱明洞口一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