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堪爱。青天上彤云无赖。迟误了、酒缘花债。
红桃翠柳,芳菲转眼,东皇颜色改。
玉屑天山满,飞甲龙初败。
看青楼朱幌,凝妆少妇,光生银海。
更燕子休巢,莺儿裹舌,不似三春世界。
骑驴客、杏花村外。浅斟低唱,帐下将军翻自在。
学士风流,细烹茶、清闲潇洒。
把前朝留下,双柑斗酒,围炉相对。
风光堪爱。青天上彤云无赖。迟误了、酒缘花债。
红桃翠柳,芳菲转眼,东皇颜色改。
玉屑天山满,飞甲龙初败。
看青楼朱幌,凝妆少妇,光生银海。
更燕子休巢,莺儿裹舌,不似三春世界。
骑驴客、杏花村外。浅斟低唱,帐下将军翻自在。
学士风流,细烹茶、清闲潇洒。
把前朝留下,双柑斗酒,围炉相对。
这首《女冠子》是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其风格清新脱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繁华与宁静并存的景象。
开篇“风光堪爱”,直接点明了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青天上彤云无赖”一句,以彤云的调皮捣蛋反衬出天空的广阔与自由。接下来,“迟误了、酒缘花债”两句,巧妙地将饮酒赏花的雅兴与时光的流逝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红桃翠柳,芳菲转眼,东皇颜色改”四句,通过红桃、翠柳等春天的象征物,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匆匆流逝。“玉屑天山满,飞甲龙初败”则以雪山和战败的意象,增添了一丝历史的厚重感,与前文的春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看青楼朱幌,凝妆少妇,光生银海”几句,描绘了都市中女子的美丽与光彩,以及她们在春日里的生活状态,既有繁华的表象,也有细腻的情感流露。“更燕子休巢,莺儿裹舌,不似三春世界”则通过燕子不筑巢、莺鸟沉默的景象,暗示了春日即将逝去,万物即将进入新的轮回。
“骑驴客、杏花村外。浅斟低唱,帐下将军翻自在”几句,通过游子、将军的形象,展现了不同人物在春日中的不同心境,既有游子的闲适,也有将军的洒脱,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学士风流,细烹茶、清闲潇洒”两句,以学士烹茶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艺术化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把前朝留下,双柑斗酒,围炉相对”则是对过往历史的回顾与珍惜,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充满了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女冠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生命、历史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通天楼阁排云开,仙掌露寒金作台。
八月一日王母降,七龙九凤相裴回。
手持玉桃献天子,此桃结实三千岁。
东方小儿窗间笑,此儿三偷入瑶岛。
帝欲种核留人间,服之可使长朱颜。
茂陵秋草今何在,回首云霞渺瀛海。
昔有紫薇郎,登眺东西山。
持节去不返,名留天地间。
我尝览陈迹,行寻顾况宅。
峨峨读书台,苍烟锁荆棘。
仙翁葛稚川,丹井尚依然。
井畔长松树,不闻啼杜鹃。
鸡鸣海波赤,东望榑桑日。
六寺发鲸音,长林起萧瑟。
俱胝天竺来,一喝洞门开。
凿厓閟灵迹,老石封莓苔。
回看山下路,超然起黄雾。
憧憧往来人,日中自旁午。
关西供奉孙,两峰青到门。
微风生绮席,明月落清尊。
乘閒来访我,中流浮一舸。
手持三尺图,恍如山中坐。
昔在旃蒙岁,曾作清都游。
寻幽探秘窟,采真访仙俦。
徜徉南华馆,宿留耆山陬。
话语幸相洽,契谊殊已投。
既下陈公榻,又买浔阳舟。
别来忽三载,萍迹等浮沤。
圣皇启文运,万国朝冕旒。
双凫忽来集,剑影辉斗牛。
握手乌衣巷,骋目白鹭洲。
重逢动深慨,情意何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