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夕见招宿,诗书盈草堂。
静吟倾美酒,高论出名场。
窗飒松篁韵,庭兼雪月光。
心期身未老,一去泛潇湘。
永夕见招宿,诗书盈草堂。
静吟倾美酒,高论出名场。
窗飒松篁韵,庭兼雪月光。
心期身未老,一去泛潇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在山中居住的闲适生活。"永夕见招宿,诗书盈草堂"表明诗人在长夜里常常被自然的美景所吸引,去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写作和阅读,而他的书房里堆满了书籍。"静吟倾美酒,高论出名场"则展示了诗人在山中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他独自品味美酒,同时也关注世事,有着深邃的见解。
"窗飒松篁韵,庭兼雪月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窗外松林的风声和院内雪后的明月,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感受。最后两句"心期身未老,一去泛潇湘"表达了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心中仍有所向往,他决定乘船顺流而下,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寂寞中求自得其乐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深刻体悟,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之心。
城头月白乌夜啼,上下择木不肯栖。
昔日养雏今已飞,哑哑唤母登好枝。
乌啼亦有树,子行得无归。
车中娘娘发素垂,綵旌日向东京驰。
东京土美桑枣肥,衣食可以无寒饥。
乌夜啼,啼何为,岁将晏矣归来兮!
溪童饮牛渡溪水,牛遇水深行复止。
人知水深牛不行,谁识回头顾其子。
桃林之野春雨晴,烧痕回绿春草青。
太守劝农当二月,土膏肥煖牛可耕。
邯郸城头征战息,宁戚徒劳吟《白石》。
一声笛里《太平歌》,牛背溪童自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