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玉真高隐》
《寄题玉真高隐》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楚山突兀起危亭,消得登临醉复醒。

云锦地连无俗客,玉真天与集仙灵。

烟霞明灭心逾远,松竹回环眼自青。

何日主人同胜赏,小舟波上待重经。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清幽的山水画卷。首句“楚山突兀起危亭”,以“突兀”二字生动地刻画出山峰的峻峭,而“危亭”则暗示了亭子建于高处,俯瞰群山,气势非凡。接下来,“消得登临醉复醒”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畅快心情,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仿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统一。

“云锦地连无俗客,玉真天与集仙灵。”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纯净与超凡脱俗,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充满仙气的世界。云锦般的大地,仿佛是仙境的入口,而“玉真天”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神圣与纯洁,聚集了仙灵之气。这样的环境,无疑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让人忘却尘世烦恼,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烟霞明灭心逾远,松竹回环眼自青。”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深思与感悟。烟霞的明灭,不仅映照出时间的流逝,更激发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遐想。而松竹的回环,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让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最后,“何日主人同胜赏,小舟波上待重经。”表达了诗人对再次与好友共享这美好时光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不舍之情。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风雨回舟图

风雨来时拨棹回,济川心事有谁知。

停舟且做江湖梦,浪静风恬未是迟。

(0)

送萧郎中方厓奉使安南

乌台空发行台封,司农一载归鳌封。

十常八九不如意,人生处处欢伯逢。

帝膺天命念赤子,楼船未忍征蛮賨。

古来每重皇华选,萧君礼貌先雍容。

文学佥言当此举,宰相见之皆悦从。

安南小邦等鳞介,早赴绛阙朝真龙。

(0)

显宗大宁之曲

于皇神功,有严惟清。吉蠲孝祀,惟神之宁。

对越在天,绥我思诚。敷祐亿年,邦家之庆。

(0)

风木歌

忧来中心不可除,海乾河枯水失鱼。

冠缨不足带有馀,耳目非故山川殊。

忧来中心不可绝,蟾蜍食尽琼华月。

取我衣冠而褚之,杜鹃夜夜啼腥血。

夜夜复朝朝,乾坤遥复遥。

冰澌电灭香缸灺,慈母何人谥为妣。

走向空闺问前语,不待吾生待吾死。

死如有知尚相持,死如无知长巳矣。

(0)

元日望阙叩头作

青帝更时序,郊园泰运开。

觐亲明主赐,经国大臣才。

晴色人都喜,贫家客不来。

恩宽唯海似,延首望蓬莱。

(0)

登吴山七宝岭

吴山南压重关险,埤堄中分对石屏。

宋主衣冠成蔓草,钱王烟月剩离亭。

江涛万顷连天白,岭树千盘接地青。

指顾西兴人影绝,昔年鼓角起沙汀。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