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皇神功,有严惟清。吉蠲孝祀,惟神之宁。
对越在天,绥我思诚。敷祐亿年,邦家之庆。
于皇神功,有严惟清。吉蠲孝祀,惟神之宁。
对越在天,绥我思诚。敷祐亿年,邦家之庆。
这首诗是金代无名氏所作的《显宗大宁之曲》,它以颂扬的形式,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与虔诚之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旨在传达对神明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赐福国泰民安的期待。
“于皇神功,有严惟清。” 开篇即赞美神灵的伟大功绩,强调其威严与清静,奠定了一种肃穆而崇高的氛围。接着,“吉蠲孝祀,惟神之宁。” 表达了通过纯洁的祭祀活动,祈求神灵的安宁与庇佑。这一句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描绘得既亲密又庄重,体现了古人对于神灵的敬畏与依赖。
“对越在天,绥我思诚。” 这里使用了“对越”这一词汇,意指向上帝或神灵表达诚挚的愿望。诗人希望神灵能够垂顾人间,带来和平与安定。“对越在天”形象地描绘了向上苍祈求的情景,而“绥我思诚”则直接表达了对神灵的诚心祈祷。
最后,“敷祐亿年,邦家之庆。” 这一句表达了对神灵长久赐福的期望,希望神灵的恩泽能延续千秋万代,使国家与家庭都充满幸福与繁荣。这种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和谐社会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神灵的颂扬与祈愿,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于和平、繁荣与福祉的深切渴望。
乾坤开辟,桂林有、元气自来融结。
石磴盘空行木杪,天柱屹然中立。
窟宅幽深,泉源清远,不是灵神擘。
潜通后洞,张刘万古遗迹。
输我长剑凌虚,六尘尽扫,银海秋波碧。
志气飘飘游物外,惟有清风知得。
唤起白龙,护持飙驭,稽首朝金阙。
山灵欣喜,紫云已在诗壁。
吾乃当涂,弃儒奉道,遵行圣诲多年。
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
因习业、自营度日,未尝谒见豪贤。
般若力,掀翻烦恼,坦荡独然。
来斯,十四载,装銮佛像,塔宇尽光鲜。
造遮晹石道,直至水?
边。
都系束修己镪,舍为助道安禅。
知惭愧,了无所得,本觉性明圆。
再上高台,访谪仙兮,仙何所之。
但石城西踞,潮平白鹭,浮图南峙,云淡乌衣。
凤鸟不来,长安何处,惟有碧梧三数枝。
兴亡事,对江山休说,谁是谁非。
庭花飘尽胭脂。
算结绮、繁华能几时。
问何人重向,新亭挥泪,何人更到,别墅围棋。
笑拍阑干,功名未了,宁肯绿蓑寻钓矶。
深深饮,任玉山醉倒,明月扶归。
十载扁舟,几来往、三吾溪上。
天宝事,一回看著,一回惆怅。
笔画模糊犹雅健,文章褒贬添悲壮。
枉教人、字字费沈吟,评轻重。
西北望,情无量。
东南气,真长王。
想忠臣应读,宋中兴段。
主圣自然皆乐土,时平正合储良将。
笑此身、老大尚奔驰,知何用。
燕蹴飞红,莺迁新绿,几阵晚来风急。
谢家池馆,金谷园林,还又把春虚掷。
年时恨雨愁云,物换星移,有谁曾忆。
把一尊试酹,落花芳草,总成尘迹。
频自笑、流浪孤萍,沾泥弱絮,有底困春无力。
银屏香暖,宝簟波寒,又负月明今夕。
往事梦里,沈思惟有罗襟,泪痕犹湿。
奈垂杨万缕,不系西风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