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木歌》
《风木歌》全文
明 / 沈一贯   形式: 古风

忧来中心不可除,海乾河枯水失鱼。

冠缨不足带有馀,耳目非故山川殊。

忧来中心不可绝,蟾蜍食尽琼华月。

取我衣冠而褚之,杜鹃夜夜啼腥血。

夜夜复朝朝,乾坤遥复遥。

冰澌电灭香缸灺,慈母何人谥为妣。

走向空闺问前语,不待吾生待吾死。

死如有知尚相持,死如无知长巳矣。

(0)
鉴赏

这首《风木歌》是明代诗人沈一贯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全诗以“忧”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首句“忧来中心不可除,海乾河枯水失鱼”,以“海乾河枯”喻指忧愁之深重,仿佛连大海干涸、河流枯竭都无法排解心中的忧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法解脱的痛苦。

接着,“冠缨不足带有馀,耳目非故山川殊”两句,通过对比“冠缨”与“带”的不同,以及“耳目”对“山川”的感知变化,暗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动荡。

“忧来中心不可绝,蟾蜍食尽琼华月”则进一步深化了忧愁的主题,将忧愁比作永不消散的月光,被蟾蜍吞噬殆尽,形象地表现了忧愁的无边无际和难以摆脱。

“取我衣冠而褚之,杜鹃夜夜啼腥血”一句,通过“衣冠”与“杜鹃”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与命运的无奈与悲痛。杜鹃的啼声凄厉,象征着哀伤与绝望,而“腥血”则强化了这种悲痛的情感色彩。

“夜夜复朝朝,乾坤遥复遥”两句,以时间的循环与空间的辽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宇宙广阔与个人渺小的深刻反思。

“冰澌电灭香缸灺,慈母何人谥为妣”中,“冰澌电灭”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香缸灺”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这一句通过对比慈母的去世与后人的追思,表达了对生命逝去的哀悼与对亲情的怀念。

最后,“走向空闺问前语,不待吾生待吾死”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不舍,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恐惧。“死如有知尚相持,死如无知长巳矣”则是对生死问题的哲学思考,既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也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亲情、孤独等主题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沈一贯

沈一贯
朝代:明

(1531—1615)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猜你喜欢

贾鹿泉屡约一出小诗代行十首

故家文献世公台,直为遗黎万里来。
应念颠崖最辛苦,更移鄂省近南开。

(0)

和诸公琼花二首

艳不山礬瘦不梅,全身夺得八仙胎。
扬州怕有归来鹤,曾见无双槛里开。

(0)

胡端逸结庵於清江之草鞋甲岁晏言别始知犹有

千羊濈濈拥初平,有抵封人反哺羹。
自说老来行欲倦,忽闻亲在座皆惊。
白云飞动能无思,寒雀啁啾故有声。
回首送君双泪落,松楸霜露正关情。

(0)

读书三首

书初说包贡,礼有献民虏。
末流尚忍闻,作俑叫千古。

(0)

黄茶陵死寇吴荆溪作碑祭文云斥彼懦夫提此英

十年三令尹,王事厄还期。
只为生人重,非贪死节奇。
冷云回雁处,妖雨泣鹃时。
提得英魂在,邦侯一片碑。

(0)

东湖晚步洪恩桥海棠洞三首

雪前一枝玉出墙,独立小桥风信香。
烂霞晴日炙蔫锦,十里輭红人若狂。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