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来中心不可除,海乾河枯水失鱼。
冠缨不足带有馀,耳目非故山川殊。
忧来中心不可绝,蟾蜍食尽琼华月。
取我衣冠而褚之,杜鹃夜夜啼腥血。
夜夜复朝朝,乾坤遥复遥。
冰澌电灭香缸灺,慈母何人谥为妣。
走向空闺问前语,不待吾生待吾死。
死如有知尚相持,死如无知长巳矣。
忧来中心不可除,海乾河枯水失鱼。
冠缨不足带有馀,耳目非故山川殊。
忧来中心不可绝,蟾蜍食尽琼华月。
取我衣冠而褚之,杜鹃夜夜啼腥血。
夜夜复朝朝,乾坤遥复遥。
冰澌电灭香缸灺,慈母何人谥为妣。
走向空闺问前语,不待吾生待吾死。
死如有知尚相持,死如无知长巳矣。
这首《风木歌》是明代诗人沈一贯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全诗以“忧”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首句“忧来中心不可除,海乾河枯水失鱼”,以“海乾河枯”喻指忧愁之深重,仿佛连大海干涸、河流枯竭都无法排解心中的忧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法解脱的痛苦。
接着,“冠缨不足带有馀,耳目非故山川殊”两句,通过对比“冠缨”与“带”的不同,以及“耳目”对“山川”的感知变化,暗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动荡。
“忧来中心不可绝,蟾蜍食尽琼华月”则进一步深化了忧愁的主题,将忧愁比作永不消散的月光,被蟾蜍吞噬殆尽,形象地表现了忧愁的无边无际和难以摆脱。
“取我衣冠而褚之,杜鹃夜夜啼腥血”一句,通过“衣冠”与“杜鹃”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与命运的无奈与悲痛。杜鹃的啼声凄厉,象征着哀伤与绝望,而“腥血”则强化了这种悲痛的情感色彩。
“夜夜复朝朝,乾坤遥复遥”两句,以时间的循环与空间的辽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宇宙广阔与个人渺小的深刻反思。
“冰澌电灭香缸灺,慈母何人谥为妣”中,“冰澌电灭”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香缸灺”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这一句通过对比慈母的去世与后人的追思,表达了对生命逝去的哀悼与对亲情的怀念。
最后,“走向空闺问前语,不待吾生待吾死”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不舍,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恐惧。“死如有知尚相持,死如无知长巳矣”则是对生死问题的哲学思考,既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也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亲情、孤独等主题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