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一夜吹成雪,城东城西人断绝。
冒寒客有晨独起,不畏风吹骨欲折。
刍薪价高瓶粟竭,妻子亦作异县隔。
微官本为饥寒计,到底却如生事拙。
奈何曾不此为忧,政尔发声歌应节。
岂惟入地绝遗蝗,便想连天摇宿麦。
寒厅逼仄碍眼界,古岸宽平可车辙。
宁能不见戴安道,我无逸兴须渠发。
北风一夜吹成雪,城东城西人断绝。
冒寒客有晨独起,不畏风吹骨欲折。
刍薪价高瓶粟竭,妻子亦作异县隔。
微官本为饥寒计,到底却如生事拙。
奈何曾不此为忧,政尔发声歌应节。
岂惟入地绝遗蝗,便想连天摇宿麦。
寒厅逼仄碍眼界,古岸宽平可车辙。
宁能不见戴安道,我无逸兴须渠发。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下,诗人赵蕃雪中过访友人的情景。首句“北风一夜吹成雪,城东城西人断绝”展现了大雪覆盖城乡的寂静与荒凉,行人稀少。接着,“冒寒客有晨独起,不畏风吹骨欲折”,诗人独自起身,坚韧不惧严寒,显示出其坚韧的性格。
诗中提到生活艰辛,“刍薪价高瓶粟竭”,柴火和粮食都因雪灾而昂贵,家人甚至分隔两地,生活困苦。“微官本为饥寒计,到底却如生事拙”,诗人反思自己的官职本是为了应对饥寒,但如今却陷入更为艰难的境地,感叹自己处理事情的无能。
诗人对社会现状表达了忧虑,“奈何曾不此为忧,政尔发声歌应节”,他质问为何人们只知迎合节日的欢歌,而不关心百姓疾苦。他还担忧雪灾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如“岂惟入地绝遗蝗,便想连天摇宿麦”。
诗的最后两句“寒厅逼仄碍眼界,古岸宽平可车辙”,通过对比室内狭窄与室外开阔,暗示生活的局促和道路的艰难。诗人以未能见到友人戴安道结尾,表达出对友情的渴望以及自身心境的落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寒与不公,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武陵溪上看,睹阆苑瑶台,应是花绽。风流世间罕。
喷清香鲜异,紫芝相间。东君不管。
更别有、长春手段。
向无为树上芬芳,光彩日常呈现。堪献。
玄元根本,锦绣枝梢,是谁亲见。何方贵显。
金莲会,任舒展。
这天生雅艳,一种琼英,只许神仙作伴。
若诸人,采得归来,玉京赏玩。
门外好山千万重,翠涛百顷罗云松。
细水幽回杂花远,三径修竹来秋风。
灵籁泠泠动清操,世外红尘飞不到。
白月流光抱石台,高人潇爽长吟啸。
起居閒閒趣有馀,看山看水还看书。
木瓢满酌示真率,不知轩冕为何如?
太华终南青未了,北山移文为谁道?
君不见孤竹夷齐久寂寥,首阳薇蕨今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