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其三》
《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其三》全文
宋 / 李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湛湛太液池,气接昆崙丘。

雕葫紫箨辈,茂密谁能俦。

凫雏与雁子,溯波还复流。

偓佺倚黄鹄,往往乘风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以太液池为中心,连接着昆仑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湛湛”、“气接”、“雕葫紫箨”、“凫雏与雁子”、“偓佺倚黄鹄”,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生动的自然世界。通过这些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深邃奥秘的向往和赞美。

“湛湛太液池,气接昆崙丘。” 开篇即以太液池与昆仑丘相接,展现了一种天地相连、宇宙一体的宏大景象。太液池的“湛湛”之水,与昆仑丘的“气接”,不仅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在精神上赋予了深远的寓意,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雕葫紫箨辈,茂密谁能俦。”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太液池周围的植物,用“雕葫紫箨”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池畔植被的繁茂与生机勃勃,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叹。

“凫雏与雁子,溯波还复流。” 这两句通过描写水鸟在水中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太液池的动态之美,同时也隐喻了生命的循环与流转。

“偓佺倚黄鹄,往往乘风游。” 最后,诗人以“偓佺倚黄鹄”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神话元素,将人与自然、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逍遥。黄鹄乘风而游,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追求,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丰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李彭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寄南康伦宣明太守

津梁远托济时艰,屡辱荣施动老颜。

世乱一丘难稳住,情高千里欲将还。

真僧只合依深壑,谋食惟应自种山。

更乞大贤终盼睐,紫霄容我永投閒。

(0)

赠与安竟书记

脱却黄冠著锦斓,还丹误服得童颜。

真人未必居蓬岛,药草终须到雪山。

剩有君臣绍洞上,更无文字到人间。

才华洗尽看南斗,莫学黄龙在泐潭。

(0)

龙护园

太守新修别院深,遥分祇树落城阴。

官閒喜傍烟霞迹,僧僻惭牵缨冕心。

定化弦歌成佛国,已将钟梵入名林。

溪坛曾见闻樨者,空谷宁愁金玉音。

(0)

华林送李别驾廷标入觐

折柬寻僧几日情,俄闻万里逼王程。

一官久系皇恩重,三径从抛乐事轻。

梅萼渐看帆影远,杏花回首马蹄横。

遥知丹石薰风下,野老欣传返旆声。

(0)

九日

年年此日在高山,更不登临但倚栏。

百岁定知黄菊在,一瓢且对白云寒。

雁辞玉塞空秋草,犬吠霜钟起夜坛。

底事暂随吟望处,风流不与夕阳残。

(0)

丹霞诗十二首·其七晚步松岭

岁寒犹见一丛青,高托层崖覆石屏。

夜月不侵无草地,晓风频护独椽亭。

荫垂千仞连云栈,响答长江入海溟。

倚杖闻猿却回首,下方谁梦到林坰。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