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秋风势震雷,颓山拔木屋倾攲。
锡春大厦犹惊畏,蓬荜茅庐亦可知。
一夕秋风势震雷,颓山拔木屋倾攲。
锡春大厦犹惊畏,蓬荜茅庐亦可知。
这首诗描绘了隆兴天子在七月十三日亲享太庙前的自然景象。诗人以强烈的笔触写了一夜秋风如雷霆般猛烈,不仅将山动摇、树木连根拔起,连巍峨的宫殿和简陋的茅屋都感受到了震动。"锡春大厦犹惊畏"形象地展现了即使是最宏伟的建筑也对这股力量感到畏惧,而"蓬荜茅庐亦可知"则暗示了普通民居的脆弱与动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现象,寓含了对天威的敬畏以及对皇帝能在如此险恶天气中坚持举行祭祀活动的敬佩。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的应对,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皇家礼仪与自然秩序的思考。
晓雾空鲙,两峰暗,灌丛烟涨。
伤暮景,我心惴惴,忧以恙。
老泪偷弹红袖侧,故人自在青霄上。
记当年残腊一杯羹,殷勤饷。慈仁寺,青衫漾。
兴诚院,瑶华唱。有栾州肥鲫,易州清酿。
门对西山教柱笏,人辞东观惟留杖。
愧孤臣编选本无长,恭陈状。
谁踞词坛,天下健者,独有董公。
曾北上燕台,东游越峤,南寻隋苑,西问秦宫。
慷慨悲歌,滑稽笑骂,左把刀钩右酒钟。
挥毫罢,令雪儿起舞,唱彻回风。君才十倍吴蒙。
更林下夫人兴致同。
看绿绮低弹,风吹鬓影,青蛾淡扫,月上眉峰。
放棹探梅,拥炉煨芋,乐事相于闺阁中。
还索取,将红桥锦字,好配林鸿。
一般明月夜。最春园花里,秋山林下。
玉阶如水,枕簟也消夏。三冬都告罢。
殿额广寒高挂。
顾影无人,只天边青女,相伴素娥寡。
我独徘徊旅舍。梦想游仙,飘渺阆风野。
冰丸一颗,品色冷相射。御风疑羽化。
何须歌舞台榭。
但买春醪,呼酒徒痛饮,编作客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