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青湿翠罗孱颜,生动气韵虚窗间。
四时展画各殊致,今朝直揭高房山。
到处题名历可数,纳奇观此为鼻祖。
汉唐真迹已莫睹,况是丹青遗太古。
浓青湿翠罗孱颜,生动气韵虚窗间。
四时展画各殊致,今朝直揭高房山。
到处题名历可数,纳奇观此为鼻祖。
汉唐真迹已莫睹,况是丹青遗太古。
这首诗《罨画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罨画窗的描绘,展现了其生动的气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句“浓青湿翠罗孱颜”,以浓绿与深翠交织的色彩,形象地描绘了罨画窗上图案的丰富与细腻,仿佛绿色与青色的罗网覆盖在窗上,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接着,“生动气韵虚窗间”一句,点明了罨画窗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蕴含着一种灵动的生命力,使得整个空间都充满了活力与生气。
“四时展画各殊致,今朝直揭高房山”则进一步说明了罨画窗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它能够展现四季不同的画面,如同一幅幅活生生的画卷,将高房山的四季美景尽收眼底。
“到处题名历可数,纳奇观此为鼻祖”表达了对罨画窗艺术价值的高度认可,认为它是收集奇观的始祖,每处题名都是历史的见证,体现了罨画窗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最后,“汉唐真迹已莫睹,况是丹青遗太古”则感慨于古代艺术作品的稀缺,强调了罨画窗作为古代艺术遗存的价值,即使无法见到汉唐时期的真迹,但它的存在已经足以证明古代艺术的辉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罨画窗作为艺术品的独特魅力及其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艺术的敬仰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