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无春梦萦罗绮,何必秋怀寄茝兰。
灰尽灵犀真解脱,不成哀怨不成欢。
已无春梦萦罗绮,何必秋怀寄茝兰。
灰尽灵犀真解脱,不成哀怨不成欢。
这首诗是清代女作家吕碧城所作的《杂感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俗情感的超脱态度。"已无春梦萦罗绮",意指诗人已经不再沉溺于春日梦境中那些华丽的幻想和情感纠葛;"何必秋怀寄茝兰",进一步强调无需寄托秋天的情感于香草,暗示她已经摆脱了对传统美好事物的依赖,不再寻求慰藉。"灰尽灵犀真解脱",这里的"灵犀"常用来比喻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处则借指敏感的心灵,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真正解脱,即放下执念,达到心灵的平静;"不成哀怨不成欢",直接揭示出诗人对于人生情感状态的淡然,既没有深重的哀愁,也没有热烈的欢喜,达到了一种超脱于悲喜之外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吕碧城在个人情感与生活态度上的成熟与超脱,展现了女性作家独特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
西风萧瑟天气凉,奄奄夫婿病在床。
祷神求医兼问卜,佥云病已入膏肓。
回忆结缡才十稔,一朝撒手情何伤。
当时不难以身殉,下有孤儿上姑嫜。
仰事俯蓄赖十指,此身未便遽云亡。
况复夫君有遗命,是儿须令继书香。
春秋递嬗儿渐长,就傅归来立母傍。
母云志士惜日短,莫道愁人恨夜长。
日短夜长阴可惜,挑灯课读亦何妨。
机声书声相接续,夜如何其夜未央。
儿承母训苦自励,青年名已列胶庠。
又将母节达上听,冰霜励洁邀龙章。
母年今已逾七秩,暇复课孙体康强。
谢生持图索题咏,频年奔走笔墨荒。
况复在前有珠玉,骚坛健将推张黄。
聊将俚句表慈孝,传之家乘志不忘。
《篝灯课子图,为谢节母题》【清·陈名典】西风萧瑟天气凉,奄奄夫婿病在床。祷神求医兼问卜,佥云病已入膏肓。回忆结缡才十稔,一朝撒手情何伤。当时不难以身殉,下有孤儿上姑嫜。仰事俯蓄赖十指,此身未便遽云亡。况复夫君有遗命,是儿须令继书香。春秋递嬗儿渐长,就傅归来立母傍。母云志士惜日短,莫道愁人恨夜长。日短夜长阴可惜,挑灯课读亦何妨。机声书声相接续,夜如何其夜未央。儿承母训苦自励,青年名已列胶庠。又将母节达上听,冰霜励洁邀龙章。母年今已逾七秩,暇复课孙体康强。谢生持图索题咏,频年奔走笔墨荒。况复在前有珠玉,骚坛健将推张黄。聊将俚句表慈孝,传之家乘志不忘。
https://shici.929r.com/shici/SIpU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