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菊如佳人,粉面初酣酒。
猗猗耐荒寒,兰芷相与友。
缅彼仙桂枝,金粟照窗牖。
吹香逐环佩,乃亦袭尘垢。
独秀摇落馀,肯与繁华偶。
故应鄙陶潜,憔悴五株柳。
吴生何人斯,砺斧君知否。
败菊如佳人,粉面初酣酒。
猗猗耐荒寒,兰芷相与友。
缅彼仙桂枝,金粟照窗牖。
吹香逐环佩,乃亦袭尘垢。
独秀摇落馀,肯与繁华偶。
故应鄙陶潜,憔悴五株柳。
吴生何人斯,砺斧君知否。
这首诗以败菊为题,描绘了菊花在秋风中凋零的姿态,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不与繁华之花为伍,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风骨。诗中将败菊比作佳人,粉面初酣酒,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秋风中的美丽与醉态。接着,诗人赞美菊花耐得住荒寒,与兰芷为友,如同仙桂金粟般照亮窗牖,香气随风飘散,却也难免沾染尘垢。这既是对菊花自然状态的描述,也是对其品格的赞颂。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菊花独特品质的敬仰。他提到,菊花宁愿被世人误解为“鄙”,也不愿与那些“繁华”之花同流合污,这种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正是诗人所推崇的。最后,诗人以“吴生何人斯,砺斧君知否”结尾,似乎是在询问,有谁能够理解并欣赏这种高洁的品质,是否有人愿意像诗人一样,用“砺斧”(即磨砺自己的意志和品质)来追求这种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败菊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菊花的自然美,更寓意着一种高尚的人格追求和精神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赞扬。
吴山翠如蓝,越水碧如铜。
山川吐奇秀,儒释俱争锋。
接迹有禅老,提纲古宗风。
其馀将诗律,岛可不足攻。
我久客尘土,虽穷诗未工。
要知笔砚废,似缺山水供。
上人三吴来,句法乃有从。
老潜已黄壤,弟子传清雄。
益复访云水,高情谢樊笼。
试草北山移,为我招琴聪。
李侯江南英,身老自藏器。
读书尽百纸,落笔必千字。
况兼熊豹姿,特负纵横志。
凄其望高躅,异世犹一致。
大名国北门,自昔雄元帅。
名贤慎柬拔,荐引必同类。
操持纪纲地,实藉循良吏。
要成百鍊刚,小大须历试。
我有茆庐傍林麓,负溪映光千顷绿。
灵峰钟磬敞金莲,绝涧松篁泻寒玉。
萦回窈窕廓以容,正可标名取盘谷。
肥鱼香稻不须致,苦恨风悲无静木。
霜蒲易折柳经秋,萧飒鬓毛眵两目。
闲云不雨空出岫,谩说幽兰自芬馥。
低回还笑杜陵老,尧舜君民厚风俗。
青萍飞跃凤鸣翔,要待乾旋坤转轴。
只今舆马非我事,拄杖芒鞋巾一幅。
时时照弄摩尼珠,金色祥云满天竺。
年龄亦复惊晼晚,不暇栽松惟种菊。
清冷池上景物新,幸得君诗三反读。
向来巳分得奇祸,岂料更容侥静福。
天光下济诏语温,未遣安丰惭考叔。
市朝宗古恶风波,公棹惟怜初不欲。
经营蛙角嚇腐鼠,往往竟同蛾赴烛。
须知幻境本来空,况乃隙驹光景促。
逍遥物外复何疑,苟简场中无自足。
昨宵星月蘸虚碧,行散绕堤方恨独。
朅来共语君勿迟,想见风尘厌追逐。
《次韵和吴济仲见赠长篇》【宋·廖刚】我有茆庐傍林麓,负溪映光千顷绿。灵峰钟磬敞金莲,绝涧松篁泻寒玉。萦回窈窕廓以容,正可标名取盘谷。肥鱼香稻不须致,苦恨风悲无静木。霜蒲易折柳经秋,萧飒鬓毛眵两目。闲云不雨空出岫,谩说幽兰自芬馥。低回还笑杜陵老,尧舜君民厚风俗。青萍飞跃凤鸣翔,要待乾旋坤转轴。只今舆马非我事,拄杖芒鞋巾一幅。时时照弄摩尼珠,金色祥云满天竺。年龄亦复惊晼晚,不暇栽松惟种菊。清冷池上景物新,幸得君诗三反读。向来巳分得奇祸,岂料更容侥静福。天光下济诏语温,未遣安丰惭考叔。市朝宗古恶风波,公棹惟怜初不欲。经营蛙角嚇腐鼠,往往竟同蛾赴烛。须知幻境本来空,况乃隙驹光景促。逍遥物外复何疑,苟简场中无自足。昨宵星月蘸虚碧,行散绕堤方恨独。朅来共语君勿迟,想见风尘厌追逐。
https://shici.929r.com/shici/z391nhZ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