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堂侍祠十绝·其五》
《明堂侍祠十绝·其五》全文
宋 / 杨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玉佩珊珊出禁扉,金莲分炬散芳菲。

祠班咫尺临黄道,惹得天香满袖归。

(0)
注释
玉佩:贵重的装饰品,这里指代女子。
珊珊:形容步态轻盈。
禁扉:宫门。
金莲:比喻女子的仪仗队,可能指代贵妃或宫女。
分炬:分开火炬,形容仪仗队的壮观。
散芳菲:散发出香气。
祠班:祭祀队伍或者仪式。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黄道:古人认为天上的黄道对应地面的重要路径,这里可能指祭祀场所的特殊方位。
惹:吸引。
天香:形容香气高雅,如仙气。
满袖:满袖香气,形容香气浓郁。
翻译
身着玉佩的女子轻步走出宫门
莲花般的仪仗队散发出芬芳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简的作品,名为《明堂侍祠十绝(其五)》。我们来细细鉴赏这短小而精致的一节:

首先,“玉佩珊珊出禁扉”一句,以“玉佩”象征着高贵和纯洁,而“珊珊”形容珠玉的悦耳之声,仿佛可以听到那清脆如细雨般的声音。这里所说的“禁扉”,指的是宫禁或其他尊贵之地的门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景象,也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出尘脱俗的情感。

接着,“金莲分炬散芳菲”则是对香炉和熏香的描述。“金莲”可能指的是以莲花形状制成的金质香炉,而“分炬”则意味着从那香炉中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里所说的“芳菲”,不仅形容了香味的浓郁,也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

第三句“祠班咫尺临黄道”中的“祠班”应指的是祭祀或侍祠之人,“咫尺”则是古代礼节中的一种手势,表示恭敬。“临黄道”,这里的“黄道”可能指的是宫廷中的一条道路。这句诗描写了侍祠者在皇宫中的庄重姿态。

最后一句“惹得天香满袖归”则是整个画面和情感的高潮。诗人用“惹得”来形容那种无意间引起的情感波动,而“天香”指的是那来源于神圣之地的香气。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受感动之后,带着满袖的香气归来的情景,是对前面描绘的一系列场景和感受的总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宫廷中的某个瞬间。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精美的意象,如玉佩、金莲、香气等,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庄严又神秘的空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那份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杨简
朝代:宋

(1141—1226)明州慈溪人,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杨庭显子。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富阳主簿。师事陆九渊,发展心学,主张“毋意”、“无念”,“无思无虑是谓道心”等。尝知乐平县,兴学校,教生徒,邑内夜无盗警,路不拾遗。光宗绍熙五年,召为国子博士。宁宗嘉定初出知温州,首倡废除妓籍,以廉俭为民所爱戴。官终宝谟阁学士。卒谥文元。有《慈湖诗传》、《杨氏易传》、《先圣大训》、《五诰解》及《慈湖遗书》等。
猜你喜欢

麦浪

?月青青已及秋,惠风鳞次拂平畴。

两岐高下低还起,沟水东西去不流。

绿雪乱翻红雨后,晚香晴涨碧云头。

渐渐莫向离宫望,故国飘零到处愁。

(0)

秋色

叶叶风前绚陆离,得霜弄色故争奇。

红骄枫坂馀霞在,艳夺花丛宿蝶疑。

藉草欲披隋苑锦,临流似映御沟诗。

新篇愧学颜光禄,错綵偏来命笔时。

(0)

隔句对诗·其一

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

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0)

颂·其一

能知此心无隔碍,生死虚妄不能羁。

而此一心皆悉具,八万四千诸律仪。

(0)

送边将

但看千骑去,知有几人归。

(0)

东风吹晓霜,雪鸟双双来。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