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岘山》
《岘山》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大名终不灭,堕泪此山碑。

后进才非乏,风流尔足师。

古堂阴汉水,新路改城池。

回首隆中接,秋云两处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所作的《岘山》,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的怀念与敬仰之情。首句“大名终不灭”赞扬了某位历史人物的名声永垂不朽,接下来的“堕泪此山碑”则暗示了人们对这位人物的哀思和敬意,可能是指碑文上的泪水痕迹。诗人接着指出后世人才辈出,“后进才非乏”,而这位先贤的风范足以作为后人的楷模。

“古堂阴汉水”描绘了古迹所在之地,汉水悠悠,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新路改城池”则暗示着时代的变迁,旧的道路或许已被新的城市格局取代。最后一句“回首隆中接,秋云两处垂”以景结情,通过想象在隆中山中回望,秋云笼罩,仿佛连接着逝去的历史与眼前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岘山为背景,借历史遗迹抒发对先贤的缅怀,同时也寓含了对后世的期许,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鹧鸪天 晋祠石刻二阙

满谷萧萧落叶黄。
绣衣总马驻平岗。
一川野色迷秋色,四面山光接水光。
花作阵,酒为浆。
晋祠风物正重阳。
殷勒留住黄华使,同放乾坤入醉

(0)

朝中措 以上二首见元草堂诗余卷上

汴梁三月正繁华。
行路见双娃。
遍体一身明锦,遮尘满面乌纱。
车鞍似水,留伊无故,去落谁家。
争奈无人说兴,新来憔悴因他。

(0)

太常引 题李隐君文集

扣声寂寞播阳春。
看流水、混行云。
大雅□扶轮。
忍颜继、齐梁后尘。
清风明月,四时长在,光景自长新。
不见谪仙人。
更何处、乘槎问津。

(0)

满庭芳 西园席间用人韵

酒阵诗坛,征兵命将,得无倾动华筵。
拟勤春事,还自要相先。
天地元如逆旅,应自愧、不驻流年。
凭谁问,?
娥心事,何惜月长圆。
西园张乐地,献歌呈舞,燕扰莺喧。
尽未妨颓玉,锦瑟旁边。
脱落尘凡健笔,终不负、兴染芳烟。
欢缘在,判家视草,仍是玉堂仙。

(0)

南乡子 送人北行入燕作 永乐大典卷八千六百

匹马赴严宸。
将谓青云上致身。
不是男儿容易事,风尘。
水远山长愁杀人。
离别若为情。
雪暗西山泪满巾。
还忆夜来分手处,天津。
桃李无言

(0)

鹊桥仙 阆州得稼轩乐府全集,有西江月而今

曰,不若道宜笑宜狂宜醉。
请足成之皇都门外,玄都观里。
露井树旁歌意。
先生凭恁作生涯,只嘲柳嘲桃嘲李。
酒龙歌凤,莫相回避。
就取逢场□戏。
且听人劝要推移,更宜笑宜,李树代桃僵。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