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真庙挽辞》
《真庙挽辞》全文
宋 / 梅询   形式: 五言律诗

愁烟暗鼎湖,龙驭入清都。

陟降红云陛,陪歆赤帝雩。

亮阴真圣嗣,遗诏尽嘉谟。

尚见孤臣泣,蒙知直殿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ēnmiàowǎn
sòng / méixún

chóuyānàndǐnglóngqīngdōu

zhìjiànghóngyúnpéixīnchìyún

liàngyīnzhēnshèngzhàojìnjiā

shàngjiànchénméngzhīzhí殿diàn

翻译
愁云笼罩着鼎湖,皇帝的车驾进入清都天宫。
他在红云缭绕的台阶上上下,陪伴着赤帝祭祀祈雨的仪式。
光明的继承者如真圣,遗留下的是全部的明智教诲。
还能见到孤独的臣子哭泣,他们在直殿庐中蒙受知遇之恩。
注释
愁烟:象征哀愁或忧虑的云雾。
鼎湖: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地,这里指天宫。
清都:道教中的天宫。
红云陛:红色祥云装饰的台阶。
陪歆:陪同祭祀。
赤帝: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雩:古代为求雨举行的祭祀活动。
亮阴:光明而阴柔,形容圣明的继承者。
嘉谟:好的计策或教导。
孤臣:孤立无援的忠臣。
直殿庐:宫殿旁的小屋,用于接待或咨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询为真宗皇帝(宋真宗赵恒)所作的挽辞,表达了对已故君主的哀思和对其生前政绩的追忆。首句“愁烟暗鼎湖”描绘了一幅哀伤的景象,暗示着皇帝的离世如同笼罩在鼎湖(古代天子葬地)的愁云,气氛沉重。次句“龙驭入清都”以龙驭比喻皇帝的仙逝,进入那神秘的仙界清都,寓言其灵魂升天。

“陟降红云陛,陪歆赤帝雩”两句,通过想象皇帝在天宫中的活动,描述他在祭祀天地神祇的场景,显示其崇高的地位和神圣的职责。接下来,“亮阴真圣嗣,遗诏尽嘉谟”赞扬了真宗作为明君的智慧和仁德,他的遗诏充满了明智的教诲。

最后两句“尚见孤臣泣,蒙知直殿庐”,表达了臣子们对皇帝的怀念和敬仰,他们仍在哭泣,因为皇帝的智慧和公正让他们深感失去的痛惜,即使在皇帝去世后,他的精神仍留在直殿庐(处理政务的地方),影响着他们。

整体来看,这首挽辞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先帝功绩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故去君主的忠诚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梅询
朝代:宋

(964—1041)宋宣州宣城人,字昌言。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真宗时为三司户部判官,屡上书论西北兵事。坐断田讼失实,降通判杭州。迁两浙转运副使,判三司开拆司。坐议天书,出知濠州。后历知数州,累官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知审官院。以足疾出知许州。
猜你喜欢

观潮

白浪如山拍岸鸣,钱唐六月看潮生。

朝来无限扁舟渡,莫谓风波不可行。

(0)

别友人入京

春风送暖入春杯,越客相携上越台。

柳絮盈盈依袖舞,桃花点点向人开。

君去都门期射策,纵马东城复西陌。

沽酒宜寻燕市豪,裁诗莫向秦楼夕。

吹彻琼箫不见君,相思无那惜离群。

忽闻江上帆开远,怅望天南日暮云。

(0)

感咏二十首·其九

戚戚复戚戚,出门空叹息。

叹息此何因,世情非往昔。

昔也岁常稔,今也半饥瘠。

昔也无氛祲,今也竞锋镝。

壮丁赴召募,半死无回役。

将裨相容与,岁月糜兵食。

无地可安居,殍夫盈道侧。

贾生当此际,流涕无虚日。

仰首问穹苍,何时见宁一。

(0)

题蕉邱王逸人隐居

买断蕉邱事药栏,临窗静对竹千竿。

床头绿酒应长满,屋外青山空自看。

涧水流云时作雨,林花带露暗生寒。

柴门寂寂逢迎少,隐几焚香懒著冠。

(0)

卜居

已向清山作隐沦,何随城市问比邻。

浮生但觉江湖远,懒性终宜鹿豕驯。

青桂援来还有客,紫芝歌罢更怀人。

结庐随处堪栖老,未必桃源是避秦。

(0)

和溪南

溪南老大兴何如,散诞琴书乐海涯。

多病几时堪策马,风花吟遍始还家。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