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曲阑干窗外语,小廔漏点催残。
重帏角枕五更寒。相逢成一笑,不语亦相关。
最是湔裙人去后,无憀长忆春山。
芸笺小字寄应难。遥知唫又断,幽恨上眉弯。
六曲阑干窗外语,小廔漏点催残。
重帏角枕五更寒。相逢成一笑,不语亦相关。
最是湔裙人去后,无憀长忆春山。
芸笺小字寄应难。遥知唫又断,幽恨上眉弯。
这首《临江仙》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胡薇元所作,描绘了一幅闺中夜思的画面。首句“六曲阑干窗外语”,以六曲阑干作为背景,暗示女子独处闺中,听到窗外的低语声,可能是情人的轻声细语,也可能是风吹过树枝的呢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微妙的氛围。
“小廔漏点催残”一句,通过漏壶滴水的声音,暗示夜已深沉,时间在寂静中流逝,女子被这催残的漏点唤醒了对远方人的思念。“重帏角枕五更寒”,厚重的帷幕和冰冷的角枕,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和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相逢成一笑,不语亦相关”表达了女子与心上人即使不能相见,只要彼此心灵相通,一个微笑就能化解千言万语,无声的默契胜过千言。
“最是湔裙人去后”中的“湔裙人”可能是指女子清洗衣物的情景,这里暗指离别后的思念。离别之后,女子无尽地怀念着春山般的恋人,那份深深的思念难以排遣。
最后两句“遥知唫又断,幽恨上眉弯”,通过想象远方的人写来的信件,虽然中断,但女子心中的幽怨之情却如眉头紧锁,形象地刻画了她无法释怀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闺中情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作的独特韵味。
丹_浮空,琉璃耀日,上云楼阁眈眈。
□□居士,燕坐息玄谈。
十载劳心问道,今悟罢、截日停参。
凝神处,九苞丹凤,翔舞在山南。
喃喃。
成障碍,千经万论,从此休贪。
且陶陶兀兀,对酒醺酣。
清兴有时狂放,扁舟上、绿水澄潭。
渔歌起,从他两岸,齐笑老翁憨。
月晃虚窗,风掀斗帐,晓来梦回。
见满川惊鹭,长空瑞鹤,联翩来下,翔舞徘徊。
旋放金盘承积块,更轻撼琼壶撩冻澌。
毡帏小,近宝炉兽炭,沈水兰煤。
寒威。
酒力相欺。
荐绿蚁霜螯左右持。
问岁岁祯祥,如何中断,年年梅月,因甚愆期。
上绀碧楼,城高百尺,看白玉虬龙奔四围。
纷争罢,正残鳞败甲,天上交飞。
人生如意少。
谁得似仙翁,身名俱好。
亨衢腾踏早。
驾双旌五马,便居蓬岛。
闽山蜀道。
秉玉节、油幢屡到。
号当今、有脚阳春,处处变愁成笑。
尤妙。
晚陪论道。
密赞调元,虎符重剖。
去劳自保。
奉香火、归来了。
见煌煌甲第,两两龙驹,绿鬓朱颜未到。
是平生、种德阴功,自天有报。
南州春又到。
向腊尽冬残,冰姑先报。
芳心爱春早。
露生香馥馥,靓妆皎皎。
诗人最巧。
道竹外、斜枝更好。
旋移根引水,浇培松竹,凑成三妙。
回首。
当年客里,荆棘途中,幸陪欢笑。
闲愁似扫。
记风雪、关山道。
待飘花结子,和羹煮酒,还我山居送老。
那青红、浪蕊浮花,尽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