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恨芳草,不识春长在。
箪瓢日晏如,焉知颜乐改。
黄鹤雅入听,鶗鴂亦可罪。
混沌何曾死,拱璧莫轻碎。
野马恣流行,游丝无挂碍。
太极物物一,乐事频年再。
缅怀良友心,不言默相对。
愿为蛩駏交,共话蝼蚁戴。
儿童恨芳草,不识春长在。
箪瓢日晏如,焉知颜乐改。
黄鹤雅入听,鶗鴂亦可罪。
混沌何曾死,拱璧莫轻碎。
野马恣流行,游丝无挂碍。
太极物物一,乐事频年再。
缅怀良友心,不言默相对。
愿为蛩駏交,共话蝼蚁戴。
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表达了对时光易逝、春光难留的感慨,同时也寓含了对朴素生活的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儿童恨芳草,不识春长在",描绘了儿童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芳草的惋惜,暗示了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主题。
"箪瓢日晏如,焉知颜乐改",诗人借日常生活的简朴,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内心的快乐变化。"黄鹤雅入听,鶗鴂亦可罪",以黄鹤和鶗鴂的鸣叫对比,寓意即使不被理解,美好的事物仍有其价值。"混沌何曾死,拱璧莫轻碎",进一步强调万物循环,珍贵的东西不应轻易破坏。
"野马恣流行,游丝无挂碍",运用生动的比喻,表达生命的自由流动和无拘无束。"太极物物一,乐事频年再",指出世间万物皆源自同一源头,快乐之事应常在。"缅怀良友心,不言默相对",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怀念,即使无声的陪伴也是一种深情。
最后两句"愿为蛩駏交,共话蝼蚁戴",诗人希望与朋友像蛩駏(一种昆虫)和蝼蚁一样,虽微小却能相互扶持,共享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快乐。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哲理,体现了宋末元初诗人陈普的独特风格。
山如东郭先生里,屋似西湖处士家。
为问轩中清白吏,还应比雪比梅花?
空山两高冢,娲皇此中葬。
焦土积层巘,势助殿阁壮。
大哉补天手,功出千古上。
至今炼馀石,火气夜犹放。
轰雷常祓护,烈风日掀荡。
阴林惨可畏,怪木高数丈。
百鸟飞绕枝,欲止不敢向。
地灵气所钟,祭祷土人仰。
经过谒祠下,幸获拜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