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禅寺》
《东禅寺》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

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

笔砚更偿閒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

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禅寺的宁静与幽深之美。首联“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以“古寺”、“幽深”、“碧川”、“清昼”等词勾勒出寺庙的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心旷神怡的感觉。接着,“坐来清昼永于年”则表达了诗人在此静坐时,时间仿佛变得悠长,心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颔联“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寂静与和谐。通过“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等意象,展现了寺庙内外的宁静氛围,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之隔绝,只剩下自然与内心的对话。

颈联“笔砚更偿閒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则体现了诗人在此地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笔砚”、“閒里债”、“茗薰”、“静中缘”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不仅在享受自然的宁静,还在进行创作,寻求心灵的寄托与满足。

尾联“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以“落花”、“啼鸟”、“春如许”、“新诗”、“忆遇贤”等意象,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以及对贤者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对东禅寺环境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鹊桥仙·其五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

竹西散策,花阴围坐,可恨来迟几日。

披香不觉玉壶空,破酒面、飞红半湿。

悲歌醉舞,九人而已,总是天涯倦客。

东风吹泪故园春,问我辈、何时去得。

(0)

蓦山溪·其五

元来尘世。放著希奇事。

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

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

何须曲老,浩荡心常醉。

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粱梦里。

苍颜华发,只是旧时人,不动步,却还家,处处新桃李。

(0)

伤别二首·其一

览镜惊容却自嫌,逢春长尽病恹恹。

吹花弄粉新来懒,惹恨供愁旧日添。

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影穿帘。

眉头眼底无他事,须信离情一味严。

(0)

湖州道中四首·其一横山堂

波间指点见青红,雪脊嶒棱倚半空。

幻出生绡三万幅,游人浑在画图中。

(0)

清明

每年每遇清明节,把酒寻花特地忙。

今日江头衰病起,神前新火一炉香。

(0)

晚春二首·其一

卷地狂风殿晚春,落花盖水欲成云。

向人不改故时面,惟有苍官与此君。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