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
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
笔砚更偿閒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
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
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
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
笔砚更偿閒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
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
这首诗描绘了东禅寺的宁静与幽深之美。首联“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以“古寺”、“幽深”、“碧川”、“清昼”等词勾勒出寺庙的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心旷神怡的感觉。接着,“坐来清昼永于年”则表达了诗人在此静坐时,时间仿佛变得悠长,心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颔联“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寂静与和谐。通过“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等意象,展现了寺庙内外的宁静氛围,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之隔绝,只剩下自然与内心的对话。
颈联“笔砚更偿閒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则体现了诗人在此地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笔砚”、“閒里债”、“茗薰”、“静中缘”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不仅在享受自然的宁静,还在进行创作,寻求心灵的寄托与满足。
尾联“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以“落花”、“啼鸟”、“春如许”、“新诗”、“忆遇贤”等意象,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以及对贤者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对东禅寺环境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哲学思考。
元来尘世。放著希奇事。
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
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
何须曲老,浩荡心常醉。
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粱梦里。
苍颜华发,只是旧时人,不动步,却还家,处处新桃李。